新华网海南频道12月10日电(记者周正平 黄艳)今年70多岁的符小花,是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的一名“超级员工”。她胖乎乎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一见到游客,就会竖起大拇指,高喊一声“布隆”。
“‘布隆’是黎族话,相当于汉语‘你好’的意思。”景区的导游向记者介绍说。
符小花的脸上和四肢,纹满了蓝黑色的线条和几何形图案,纹身的身体部位之多、图案之丰富,即使是如今以纹身为时髦的青年,也自愧不如。
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纹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被称为文身。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认为,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至少3000年。
“纹身的工具是藤条上的刺,刺在身上很痛,但妈妈说,如果不纹身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再痛也要忍受。”符小花回忆说。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副总经理陈国东介绍说:“文身的黎族阿婆,现在是展现海南少数民族风情的重要旅游资源,槟榔谷景区有近20位文身黎族阿婆,最年轻的60多岁,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了,她们是黎族人信仰的代表,也是黎族文化的象征。”
符小花在景区的主要工作是向游客表演黎族织锦技艺,看得出来,符小花在景区特别有人缘,游客见到她总喜欢来张合影——记录下符小花真诚的笑容和独具魅力的文身。她一个月可以拿到大约800元的工资——在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的保亭县,这无疑是一份具有吸引力的工作。
但是,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黎族妇女文身的古老习俗逐渐消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化宣传处处长彭桂荣告诉记者,今天,黎族妇女文身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重新认识,各级政府正在采取行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
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彭桂荣说:政府现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不是鼓励黎族年青妇女再去文身,而是用文字、图片和音像完整地保存记录黎族妇女的文身资料,研究、继承其中所包含的人类学和民俗学文化内涵,海南省已经组织出版了一批有关黎族文身文化的画册和专著。
在政府的提倡和资助下,黎族文身的文化研究开始得到学者的重视。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张黎族妇女文身照片,对黎族文身图案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周伟民认为,调查结果表明,黎族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还有2000人左右,是环太平洋地区现存传统文身人数最多的世居民族。
黎族是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直到上世纪50年代,海南中部山区的部分黎族同胞,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后期的社会形态,崇拜祖先、自然。
黎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文身图案记录了黎族远古的历史和文化信息,3000多年来,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图案基本没有变化,是人类史和民族史上较为罕见的文化遗传现象。
周伟民教授介绍说,黎族的民族特性都在文身图案上得到了体现。黎族有5个支系,各个支系妇女文身按照祖先遗传的图案,互不相同,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因此,黎族聚集地区基本上没有近亲结婚生育的畸形儿。
目前,有许多像符小花一样,昔日闲居在家的黎族文身阿婆,随着海南对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视和游客的青睐,受聘为各个景区的特殊员工。这些“最后的黎族文身女”,逐渐成为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海南民俗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