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邱宅:承袭中原建筑文化的纯正血脉

时间:2010-01-12 12:57   来源:海南日报

俯瞰海口中山路六十三号的邱家老宅。 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邱宅造型独具一格的木雕艺术。 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邱家老宅前堂木制的八页门一端。 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邱家老宅前堂大厅。 海南日报记者 陈德雄

  海南省海口市中山路63号的邱家老宅,是一处典型的琼北古民居;这座民居,引起了目前正在撰写《海南古代建筑史》的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的关注,他在研究海口古建筑时,特别向海南日报记者推荐了这所宅院。

  邱家老宅不论是建筑用材和技艺,还是空间布局和设置,都沿袭了中原传统建筑的风格,其在文化血脉上的纯正性,让今人看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永久魅力。

  邱家老宅的大门临街,玄武岩材质的门框显得非常牢固,绕过中间竖有挡板的门楼,便可看见第一进老屋,前门上方檐下两侧,有2个“斗拱”托住檩子和桷木。

  “在古代的民居中,斗拱一般不会出现在平常百姓家的建筑上,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家庭才能使用,但到了清末,地处南疆的海南岛大户人家大胆使用一下,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10月底,阎根齐与记者一起探访邱家时如是说。

  典型性

  前后建筑同中轴线

  据邱氏后人称,邱家老宅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即1857年,当时的主人是邱成顺;老宅坐南朝北,前后五进,一度连绵百余米,1913年拆掉最后一进后,目前只剩四进,但后面两进中,第三进已经基本上坍塌,第四进也成了危房,真正能住人的只有前面的两进。

  阎根齐说,邱家现存的四进老屋,从前往后,分别是前堂、中堂和后寝,高度呈稍稍递增之势,而且它们都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南北贯通,房屋外围两侧各有一条小巷子,是供妇女和儿童日常走动的,他们不能从中堂正屋穿过;这与北方传统的民居是一样的,是典型的琼北民居,表现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但也体现了琼北作为海南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厚重感。

  可以想见,五进正屋和两侧的廊庑,曾经组合成了邱家老宅的4个四合院,而四合院正是中原文化的明显标志。

  包容性

  二十多户五代同堂

  邱家老宅的内部全是板材结构,即使是内墙也以木板、柱子代之(柱子底下有近1米高石柱础支撑,既显得美观大气,又能有效防止木材受潮腐烂),门扇、门页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和卸下,尤其是第二进的前门部位,无墙,由8扇门来代替,且做工精巧,门板可以上下移动,以决定房屋的通风度和采光量。

  屋主邱庆洋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听长辈说,以前邱家每逢摆设寿宴和婚宴,便把这些位于房屋中轴线上的木门和挡板悉数卸下,于是南北一时间通透起来,屋里屋外最多时能摆24桌酒席,十分热闹和壮观。

  邱庆洋说:“海南建省前,邱家人丁最多时曾有5代,20多户200多人全部住在这里,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现在还是5代人的家族,但许多人都搬出去住了,只有几户人家仍住在老屋。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老化和毁坏的速度也很快。”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