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台两地的独特客家情缘对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促进粤台两地未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中,怎样发挥这种独有的文化渊源优势?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在粤台客家文化方面有着长期研究的中山大学副校长、台湾研究所所长陈春声教授。通过他的多年研究以及29次往来粤台两地的亲身交流,了解更为生动的粤台客家情谊。
寻根语言、习俗、民间信仰,粤台客家同根同源
记者:您多次往返粤台两地讲学、进行学术研究与田野调查,根据您的体验,可从哪些方面了解和感受粤台两地的共同文化渊源?
陈春声:最明显的是语言。台湾很多客家的乡亲,即来自大粤东,保留着祖居地的语言特征、讲客家话。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民间信仰。随着客家人向台湾迁移,大陆客家很多民间神的信仰,也在台湾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粤台客家相近的民间习俗。包括各种节日仪式、饮食习惯等、建筑形制、婚姻嫁俗、丧葬礼仪等等,台湾的客家乡村有许多是从大陆这边承袭过去,再加以发展的。
影响客家文化是粤台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基础
记者:两地相通的文化渊源,尤其是客家文化,对推动粤台两地的合作交流有哪些影响?
陈春声:粤台两地的客家人同根同源:有同样的语言,相同的习俗,还有共同的关于祖先来自中原的历史记忆,为人处事、行为举止间也有许多不言而喻的默契之处,所以很容易相互交往。
我们做田野调查时发现,即使是甲午战争后,台湾因为屈辱的《马关条约》割让给了日本,粤台两地客家民众的交流还是非常频密的。日据时代台湾许多客家人开始修族谱,都是回到粤东故乡寻找本家族的旧谱作为依据。不难感觉到,不管两岸的政治、社会情况如何,几百年来粤台客家人的交往一直都是很普遍的,从而也就非常深刻。这种交往血浓于水,其内在感情是日常生活里培养出来的,自然而且延绵不断。
因此,这样一种乡情,是粤台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记者:在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粤台双方合作已经走向教育、旅游、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这种交流合作将给粤台两地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春声:我认为维持两岸的和平稳定,最根本、最基础的是百姓之间日常生活的交流与交往。因此,粤台两地之间要继续保持和珍惜既有的乡情、发挥在历史文化渊源方面的优势,并努力通过百姓日常的交往,进一步深化这样基础。
这次以“合作之旅”和“乡情之旅”为主题的“台湾·广东周”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黄华华省长自己是客家人,带队到台湾与客家乡亲联谊,进一步加强了两地的“客家情谊”,还可推动粤台两地在各项交流中走向更为深入的合作。
文教ECFA时代,要让两地青年有更多机会融入日常性交流
记者:台湾立法机构前日正式通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人提出,ECFA的签署在推动两岸经贸迈向正常化和制度化的同时,对加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也意义深远,推动以中华文化为主轴的文教交流,能够拉近两岸人民的生活方式,重塑两岸共同的价值认同。对此,您如何看待?
陈春声:是的。特别要鼓励年轻人的交往,让两岸青年有更多机会融入学习、工作、生活的日常性交流。中山大学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与台湾的大学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我一直负责此项工作,对这类青年人交流的感受特别深刻和真切。
他们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大陆,原来对大陆原乡了解很少,但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当他们实地感受之后,就会改变原来的很多印象。而大陆的同学,也通过与台湾同学的交往和接触,增加了对台湾和台湾同龄人的了解。
中山大学与台湾的1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包括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等台湾最重要的大学,主要内容是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学生交换。根据交流协议,目前中山大学每年有约100位同学到台湾修学,同样,台湾各大学每年都有学生来到中山大学学习。我们还想扩大与台湾其他大学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希望到2012年,每年能有200位学生到台湾各个大学交换修学。
相比于中老年人,青年之间的交流则会更加容易,青年人成见少,不保守,他们比我们更容易求同存异,成为朋友。两岸青年间的距离,其实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日益发达的资讯网络,使他们可以拥有共同的视野和共通的话题。两岸大学的交流有很多形式,但青年人这种日常生活的接触乃至情感交流,在我看来,更具意义。因为,这种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接触,其实是对彼此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理解与接受的一个过程。
代表两岸未来的优秀的青年学子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亲密与融洽,将为两岸关系长期的稳定和正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两岸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记者 陶达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