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正率团在台访问的福建省长黄小晶(中)在台南市参访路上,下车走进路边人家,与正在剥海蛎的妇女亲切交流。黄小晶5日率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抵台展开为期6天的“走亲访友做生意”之行。 中新社发 罗钦文 摄
黄小晶省长一行圆满结束为期6天的“走亲访友做生意”台湾之行,返回八闽大地。但是台湾岛内各界依然保持高度热情,关注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此次访台的点点滴滴,走了哪些地方,拜访了什么人,跟岛内哪些企业做了啥生意,都是岛内民众的热门话题;而黄小晶省长此行表现出的个人风采,也为岛内各界所津津乐道,并予以盛赞。昨日,本报即连线采访了岛内多位人士,请他们谈谈对福建团此次访台的评价。台媒、民众关注“海西”
“福建”,“海西”,“先行先试”,“亲情、友情、乡情”,伴随着黄小晶省长的访台,这些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台湾媒体上。黄小晶省长的台湾行,犹如一场海西推介会,让台湾民众对海西,对乡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闽台先行先试 福州基隆对接 建快捷走廊》,这是台湾“中央社”在5日发出的新闻电稿。“中央社”在这份电稿中指出,“相较之前其它省区、直辖市推动的对台交流活动,国务院提供给福建的‘尚方宝剑’,确实给福建带来许多对台政策的便利。”“中央社”说的“尚方宝剑”,指的就是“海西意见”。
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媒体也大阵仗报道,《福州盼成两岸文创先行基地》、《一份保单畅通两岸!台寿、君龙人寿推闽台一条龙保险服务》、《福州台中科技论坛: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黄小晶 “端牛肉”宣布对台10项先行先试措施》。这些务实的文字,宣传了文创、金融、农业、光电、旅游等“福建品牌”,描绘了一幅海西的生动画卷。
岛内盛赞黄小晶“南台行”
福建团在台访问6天,台湾东森亚洲台财经频道全程跟踪报道,记者镜头一直跟着黄小晶的行程向全台民众现场直播,尤其是当福建团深入台湾中南部进行交流访问时,东森电视台更是“紧追不舍”。
东森亚洲台总编辑林天琼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黄小晶这一次行程以中南部为主,在台北则只停留2天,这样的安排和之前到台湾访问的其他大陆高层不一样,“很是特别很有意义”。
而台湾名嘴田金丽女士也非常赞赏黄小晶的“南台行”,“大额的采购订单充分体现了福建与南台湾在经贸交流中的合作互惠”。她认为,台湾南部是农业区,而福建在两岸农业合作领域走得比较早,黄小晶此次在南部的行程更体现了福建与台湾之间有别于其他省份的渊源。
“福建团”很懂在商言商
田金丽很早就开始关注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情况,这次黄小晶率团访台,田金丽就参与了不少的参访活动。在她看来,大陆一拨接一拨的省委书记、省长赴台参访,除了沟通感情之外,带给台湾的大订单充分体现了两岸地域性合作中的经贸内核。而黄小晶访台以 “走亲访友做生意”为主题,安排的行程更是充分体现了 “在商言商”的务实风格。
“这次福建团在台湾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士,除了厂商外,也有行政官员、‘立法院’顾问等”,田金丽说,两岸一些体制不同,一些合作项目除了公权力部门的合作意向之外,也需要与民意代表、业界人士乃至普通民众深入沟通。而福建团此行,除了省长“走亲访友”的行程之外,各市的代表团也都抓住了机会与各界人士广泛磋商。
对于黄小晶甫到台湾就释出的闽台合作的十大利好政策,田金丽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解释说,大陆省长访台,都很看重招商引资的部分,其实大陆现在资金雄厚,比起吸引台湾的资金,更需要的是人才。“台湾创意产业之所以发达,核心就是有很多人才,可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田金丽认为,福建的十大对台利好??湾民众到福建投资置业,都能吸引更多的台湾人才。
而台湾绿茵湖休闲农业开发公司经理蔡金树,则对福建推动组织10万人赴台 “乡村游”表达谢意。“这次黄小晶省长访台,给台湾的乡村游注入了一潭活水”,蔡金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台湾的乡村游发展程度较高,花样多、很好玩,又有原汁原味的田园气息,保证不会让福建游客失望。
亲切务实的“海西高官”
闽南语,两岸都懂的乡音,让黄小晶的台湾行多了几许浓浓的亲情。《“胡黄会”讲闽南语》,《台湾新生报》的一则报道,读来备感温馨。
而随团采访的台湾 《中国时报》记者林克伦,更是以一则近距离观察《黄小晶 外表严肃却风趣的阿伯》的人物报道,生动描绘了黄小晶省长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年64岁的黄小晶,面对80多岁的辜严倬云女士直称 “辜妈妈”,双方交谈中还不时穿插些福州话;由于赠送的花瓶“太大”,在搬动时不小心撞掉麦克风头,黄小晶未假他人之手,自己捡起“麦头”装上去,没官架子。他还赞扬黄小晶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表现,“实事求是、不浮夸”。这位经常往来两岸的台湾记者,以台湾媒体惯用的报道方式,为台湾民众展示了一个亲切、幽默、务实的“海西高官”。
林天琼则举例说,在与辜严倬云女士的会面中,黄小晶送给她福州燕皮,这非常符合 “礼轻情意重”的哲学,台湾民众自然觉得亲切。 (记者 林靖东 张燕娟 燕子 薛洋 林连金 陈柱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