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专题首页  | 台湾周动态  | 台商看辽宁 | 辽台往来 | 专家解读辽宁  | 图片报道 |
|  辽宁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  辽宁惠台政策 |  辽宁台企  |  辽宁之美 |  两岸经贸动态 |  网友评辽宁 |
专家解读辽宁
 
东北工业优势行业分析及几点政策建议
 
 
  来源:      日期:2006-08-16 16:47

 

  分析一个地区的优势行业,并不是简单地以该地区不同行业的比重来排定座次,而是要从工业地区结构专门化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在确定工业发展战略时,应当将具有区域分工优势的行业和当地比重较大的行业结合起来考虑,将那些分工优势较明显、比重又较大的行业选作今后的重点发展产业。

  一、东北工业的区域分工特点及优势行业分析   

  (一)测定产业区域分工状况的基本方法

  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来测定。区位商分析可以通过测定各产业部门(行业)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来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常用的测定指标有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等。其计算公式为:

  区位商(LQ)=(某地区A部门产值/该地区全部产值)/(全国A部门产值/全国全部产值)

  一般说来,LQ>1,表明A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产品自给有余,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品输出越多。LQ=1时,表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产品基本自给自足。LQ<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需要从区域外输入A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   

  (二)东北工业行业的区域分工特点

  我们运用2003年的数据对东北整体和分省的工业大、中类行业的LQ值进行了分别测算,并与用1990年数据测算的大类行业(无中类行业详细数据)进行了对比,总结特点如下: 

  1.东北具有分工优势的行业不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领域 

  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LQ>1的行业有12个,占30.8%。其中,具有明显区域分工优势的行业(LQ>2)仅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在12个具有分工优势的行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外,其余10个行业都属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行业。 

  分中类行业看,东北185个中类行业(有6个中类行业东北没有分布)中,LQ>1的行业有49个,占26.5%。其中,具有明显分工优势的行业有19个。49个行业中,有近2/3的行业属于资源开采和资源初加工行业。 

  2.制造业大多数行业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制造业30个大类行业中,LQ>1的行业只有6个,而LQ<0.5的行业却有12个。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行业LQ多在0.5以下,在全国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极弱。

  3.多数工业行业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1990—2003年间,东北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LQ值上升的行业只有11个,根据上升幅度依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他采矿业。其余28个行业LQ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多数轻纺工业行业降幅较大。 

  4.行业效益状况与分工优势有密切关系

  除少数行业外(如电力、水等受价格限制影响),大多数行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与分工优势的高低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三)值得关注的优势行业

  综合考虑各行业LQ值、LQ值变化趋势、行业在当地工业中的比重以及行业的性质,我们认为以下行业在东北今后的工业发展中值得重点关注和扶持:

  大类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力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虽然目前没有区域分工优势,但在东北工业中的比重较高,LQ值与1也比较接近,仍值得重点关注和扶持。

  中类行业:产值比重较大的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汽车制造、钢铁、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电力生产与供应、航空航天器制造、煤炭开采洗选、植物油加工等值得重点关注。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几点政策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策略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对诸如制度安排、优惠政策、民俗民情、投资力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只是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与结构调整有关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适度降低国有经济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是有目共睹的。2003年,东北国有工业资产占东北工业(规模以上,国有含控股,下同)的74.4%,产值占67.5%,利润占81.8%,表面上看,国有工业的经营状况很不错,但如果把石油开采这一行业撇开看,剩下的国有工业资产占东北工业的65.8%,产值占57%,而利润仅占16.9%,且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力、石油加工、医药、化工等少数几个行业。国有工业在东北所分布的37行业中,2003年有14个行业亏损,占37.8%,有11个行业微利(行业利润在1亿以下),占29.7%,二者合计,国有工业亏损和微利行业高达67.6%,超过2/3。国有工业在大多数行业效益不佳,但却占据了大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这是东北工业衰退的症结所在。东北与沿海经济大省经济结构方面的最大区别是所有制结构的差异,要调整所有制结构,东北首先就必须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使国有经济的比重降下来。

  (二)积极吸引外资,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就一般规律而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还是来自民间。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情况看,我国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势头逐步走强,如果不是受到对外资企业优惠待遇明显超出内资特别是民营企业这一不公平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还要快得多。即使如此,民营经济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自主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如果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振兴东北将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扶持重点产业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主要有三类:一是以石油、煤炭、金属矿开采为代表的资源采掘业;二是以钢铁、石油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为代表的资源初加工产业;三是以汽车、专用设备制造和医药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和部分高技术产业。二、三两类主要是制造业,也是振兴东北的关键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应当把扶持发展的重点放在这些产业特别是二、三两类制造业上。
 
  矿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第一类产业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加强管理,防止盲目开采,避免资源浪费,延长矿山使用寿命。这也是全国采矿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类产业的发展重在加强技术改造,应在提高产品加工深度、精度和档次上多做文章,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第三类产业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含量上,这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对其他目前不具有分工优势的产业,也要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从产业转换与升级趋势看,我国汽车制造业有望成为与电子工业并列的主导产业。东北的汽车制造业已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分工优势,应当将其作为振兴东北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来大力扶持,并在加强相关产业如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钢铁、电子、电器器材、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的配套协作方面多下功夫,力争在东北形成以汽车整车制造为龙头,其他多个零配件产业为龙身的汽车产业群。   

(四)整合区域优势,避免各自为战

  东三省具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如黑龙江以油气为代表的资源产业优势明显,吉林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强,辽宁则在矿产资源和制造业上都具有一定优势。但三省也有各自的薄弱环节。在东北振兴过程中,东三省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扬长避短,整合区域优势,搞好分工协作,避免各自为战,防止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编辑:妮妮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