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7日电(记者张兴军)26日下午,作为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项重要活动,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郑州开幕。作为论坛的重要话题之一,此前被发现的具茨山岩画因为面积大、数量多而备受关注,成为与会专家发言讨论的焦点话题。
据了解,具茨山横亘河南禹州北部,西接嵩山,东连豫东大平原,其周围散布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与三皇五帝关系密切,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统计显示,目前已发现的具茨山岩画,由圆形、方形、条形以及网状等岩刻符号组成,达3000余幅。初步研究证明,岩画距今3000年到8000年之间。
与会专家认为,具茨山岩画填补了我国中部地区岩刻、岩画考古发现的空白,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的内涵,为研究这一地区包括黄帝文化在内的上古文化提供了又一类新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表示,具茨山岩画的发现和确认将可能对以下三个问题带来启示:一是关于中华文明萌芽和起源的新看法;二是中原地区在文明起源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及作用;三是岩画所在的新郑地区在整个中原地区历史中所处的地位。
本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将持续至27日,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岩画研究中心主任龚田夫,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