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历史文化

时间:2011-04-14 13:02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文明源头

  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历史风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鲧是雄居大河南岸位于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富有平治水土的经验,在与尧舜斗争中失败。后来,禹在伊洛河一带,纠正过去以塞为主的错误做法,改为以疏导为主,开展新的治水工程。他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陂障洼地的薮泽散流,使肥沃的平原广野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难,散漫的流水又能积到一定的地方。禹平治水土,发展生产,得到群众支持,博得许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确立了禹王权。为巩固政权,禹又沿颖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怀远县境内),大会夏、夷诸部从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大会",标志着夏王朝正式建立。后来,禹的儿子启在"钓台之享"大会正式废除"禅让制",开始了我国文明时代的历史。今天,在涂山上还留有相传建于汉代的禹王庙。

  安徽戏曲 


  黄梅戏:因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名。又称“黄梅调”,古称“采茶戏”。采茶戏,约形成于清康熙中叶,由黄梅人逃水荒带至皖西南,传人安庆一带,首先进入农村灯会,由一丑一旦演唱一些时兴小曲。其后,采茶戏在唱灯的基础上,增添了情节,以一丑一旦表演,或增加一老丑、一生角,是为“三小”阶段;最后,采茶戏受到青阳腔(池州调)高腔滚调的影响,变高腔的专用曲调为通用曲调,再将曲牌体的长短句唱词改为通俗的说唱体,即以七言、十言演唱,通称“二高腔”。由于青阳腔已讲究“板”(拍、节奏)的运用,“二高腔”受说唱体偶句唱词的影响,遂使其唱腔艺术发展较快,加之改用安庆官话,更带来了黄梅调声调的巨变。同时,改变调式,取消“靠腔锣鼓”和帮腔形式,将冗长的锣鼓伴奏改为“二、四、六槌”,并改用京锣,替代原来的大锣,吸收了部分高腔、徽腔的表演锣鼓,从而逐渐形成行当唱腔。

  随着戏曲班社商业性被出增多,从清未开始出现有女演员参加的“阴阳班”。由于男女演员噪音有殊,则更进一步推动其相适应的声腔变化。又吸收江南民歌小调,赋予唱腔独特韵味(称为‘江南路子'),具有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

  自20世纪初兴起的诸多职业性班主社,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演员。黄梅戏班社也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而促进了黄梅戏的蓬勃发展。其传统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大本”即正本戏,“小出”谓花腔小戏。花腔戏,大都农村生活小戏,角色多为一丑一旦,或加一小生。代表剧目有《打猪草》、《闹花灯》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渐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饮誉海外,成为我国享有盛名的戏曲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在全国甚至全界都有着广泛的传布,受到中外城乡广大观众的喜爱。提到黄梅戏艺术,就不能不提起为黄梅戏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一批老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严凤英最为突出。至今,人们只要提起黄梅戏,就会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会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试想,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会唱严凤英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成了流行歌曲,万人传唱,严凤英功不可没。

  黄梅戏人才不断涌现,马兰、吴琼、韩再芬、陈小芳、李文、黄宗毅、黄新德、吴亚玲、蒋建国、周源源、周莉、杨俊、张辉、陈小成、胡玉洁、余顺、周珊、钱涛、徐君、刘华、俞士伟、沈良学、王淮、孙娟、陈兆舜、刘红等一大批新人迅速成了舞台中坚力量。

编辑:石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