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祖籍地之一的福建龙岩15日以碧水青山、亭台楼阁接待了100多名台籍青年,他们无不慨叹客家文化的顽强与深厚。
“我也要得到客家神山的祝福。”来自台湾海洋大学的蔡瑞如在冠豸山的“鲤鱼背”山脊上一边攀登,一边数着台阶。“传说鲤鱼背上有365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代表一天,找到自己生日的
那一级,在上面许的愿望就可以成真。”蔡瑞如充满期待地说。
一群年轻的身影蜿蜒在被称为“客家神山”的冠豸山上,层峦叠嶂之间,响起了“唱山歌咧……”一句长音环绕山谷久久不散,随即山下起音“这边唱来”,山上附和“那边和……”。两岸年轻的声音在此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冠豸山的丹霞地貌在千百年的自然演化中形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造型。“这座山保留了原始自然的风貌,加上很多客家人的传说,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难怪这座山被称为神山。”来自台湾科技大学的黄彰国说。
过了石门湖,下了冠豸山,营员们走进培田客家古民居。穿行于明清年间的古民居村落之间,学员们用手触摸拥有500年历史的“门当”和“户对”,流连于当年官邸的庭廊,用相机捕捉古今交汇的刹那。
在“务本堂”前,营员们围在一块爬满青苔的石块周围。“这就是当年武状元吴将军练武用的石块,重达300多斤,看看谁能举起来?”导游小江“挑衅”地说。
一位身穿蓝色T恤的高个子男生颇有气势地从人群中站出来,撸一撸袖子,深深吸一口气,蹲下去,猛一起身,就将石块抱起,引得看客们欢呼声连连。
“我一直都很想来看福建的客家土楼和古民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他们从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这里,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然创造出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和如此精巧的建筑,不得不感佩他们勤劳拼搏的精神。”来自台湾大学的建筑学博士张维修说。
“振成楼”所在的洪坑村,全部姓林。当地林姓民众十分敬仰妈祖慈爱善良,在村口建有一座“妈祖庙”祀奉。一些营员惊喜地说,妈祖本是沿海民众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可见,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海峡西岸2007年台胞青年夏令营13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开营,100余位台籍青年在福建展开了“寻根”之旅。 (姬少亭 刘永良)
(来源:福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