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两岸智囊开谈政治议题 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9-11-17 14:41

 

11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开幕。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由台湾民间团体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台北落幕。由于本次研讨会是首次探讨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涉外事务等领域的敏感议题,一百一十多位两岸与会学者中也有多位接近两岸决策核心的重量级智囊学者,因此广受媒体关注。本网编辑在第一时间连线了一直在现场跟踪采访的本网驻台资深记者陈斌华,就此次研讨会的台前幕后进行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问:郑必坚访台前表示“两岸之间只要有善意,什么问题都可讨论。”请问据你所知,这次研讨会最具突破性的是哪几个方面的话题?突破性有多大?

  陈斌华:这次研讨会我觉得最具突破性的话题,就是学者们热议的两岸应为政治协商预作准备、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台湾的对外事务这三个议题,总体上相对经济民生议题,都可归类为政治议题。

  关于政治协商的议题,两岸多位知名学者都认为,一年多来尽管两岸关系步入良性互动、和平发展的轨道,但如果不解决政治问题,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当前,两岸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顺利推进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商谈的同时,正视并尽早着手就破解政治难题进行准备,适时推进两岸政治协商与谈判,为两岸关系更快更大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被认为较能代表大陆官方的立场。该所所长余克礼就表示,目前虽然两岸关系已经缓和、改善并在不断发展,但基本上都是属于非政治关系性质。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势必难以深化下去。两岸关系不能实现完全正常化,两岸和平稳定就没有保障,两岸关系发展就显得很脆弱,极易出现反复甚至倒退。因此,要实现两岸关系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就必须面对敏感的政治问题。

  他认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定是突破两岸关系政治瓶颈、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与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两岸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已渐趋成熟。两岸学者和有关职权部门可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个展开、广泛交流、解决探讨、深入沟通、寻求共识、努力突破的原则进行,尽早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定进行协商谈判预作充分准备。

  余克礼的同事、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谢郁表示,诸多政治分歧越来越成为影响两岸互信、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两岸关系要取得重大突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面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积极开展对话商谈,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两岸关系继续前行清除障碍。

  北京另外一位台湾研究知名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建议,两岸政治对话包括军事、涉外事务等方面的对话等,现在就应先由学者、智库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观点和看法,寻找共识,为下一阶段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深度、广度发展预作准备。

  台湾学者中,“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邵宗海教授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说明了类似“和平协议”或“军事互信机制”要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困难,所以有必要通过对话来增强政治互信。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说,两岸应抓住目前经济互动良好的机会,开启政治性协商。把经济互动成果作为推动政治性协商的基础,“政经并行、难易并进”。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台湾学者认为两岸现在谈政治问题的时机和条件还不具备,包括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的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等人,客观地讲,台湾学者中认为应“先经后政”的观点占了相对大的比例。


  问: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几天前曾表示“这是首次在岛内就双方关心的包括政治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自然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据你分析,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是什么?

  陈斌华:我认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时、事、势”的结合。首先,在时间上,这次研讨会选择在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前夕举行。两岸学界包括官方智库先务虚,很有必要,有助于互相了解,凝聚共识,为今后政治协商提上日程预作准备。

  其次,所谓“事”就是随着经济问题的逐步解决,大家越来越发现政治问题难以回避,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势必难以深化下去。两岸不能解决政治问题,就不能实现完全正常化,两岸和平稳定就没有保障,两岸关系发展就显得很脆弱,很容易出现反复甚至倒退。例如达赖访台、台湾播映美化热比娅影片等类似事件甚至比两者更严重的事件,还有两岸法规、处事、民众内心之间并未根除的敌意等,都可能冲击或影响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

  最后,所谓“势”,就是一年多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这样的局面得到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肯定,无论是现在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势,都让碰触和协商政治问题成为可能,条件逐渐成熟。

  总之,这次研讨会的积极意义,就在于适时、顺势、做对的事,可以通过学者的研讨,为两岸下一步启动政治议题、军事安全机制和对外事务议题的协商“暖场”,在务虚中“求实”,了解彼此的关切、缩小分歧、凝聚共识,为两岸下一步谈解决政治军事对外事务问题寻找合适的路径。

  问:你在现场采访时感受如何?和你以前采访的各种两岸交流会议有什么不同吗?与会的两岸专家是什么感受?

  陈斌华:我的感受是这次研讨会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料”,二是热烈亲切。

  “有料”是大家尽管是务虚,但不是泛泛而谈,与会的基本都是两岸第一流的学者或在两岸都还有影响的前政要,无论是论文还是发言,都作了精心准备,不同于以往两岸很多研讨会只是联谊团拜走过场。

  会议的气氛也比较热烈,与会学者基本都是全程全心参与,不见以往研讨会几个人溜到会场外抽烟喝茶“开小会”的现象。大家愿意探讨问题,甚至争论交锋。例如谢郁在会上提出“两岸和平协定”草案,引起了与会两岸学者的热议。尽管有些台湾学者发言比较激烈,但纯粹是学理的探讨,绝不是意气之争。

  亲切是指两岸学者之间的关系亲切融洽。像我14日上午去听的“政治组”的分组讨论,尽管探讨的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但与会学者都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会场内妙语连珠、不时传出轻松的笑声。立场肯定不同,但两岸学者之间现在都比较能理性地求同存异,在谈笑间研讨政治问题,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两岸学术交流的进步。当然,这也与两岸关系缓和的大气候有很大关系。有台湾学者就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底发表的“六点意见”,使大陆学者实现“思想解放”,现在许多观点都平和、包容,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问:据你的了解,这次的会议是标志着一种新的开始吗?同类话题的两岸交流今后会固定化或者更加频繁和深入吗?

  陈斌华:我首先要强调的是,这次会议绝对不是台湾媒体所宣称的“二轨”对话,因为据我与熟悉的两岸学者交流所得,两岸学者都没有得到官方的授权,所谓胡锦涛总书记、马英九先生是此次会议背后推手之类的话,更是“想象力太丰富”的“小说家言”。其实以前类似的研讨会在大陆也举行过,这次研讨会之所以受到关注,关键就是我所说的“时、事、势”俱备,加上在台湾第一次举行,与会的有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等两岸一流学者。

  要说是“新的开始”或这次研讨会的效果,那就是说两岸学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关切重点,相关智库也可以收集汇整后供两岸当局参考。此外,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让台湾社会直接了解两岸学者对于政治、军事、对外事务协商谈判的看法,特别是了解大陆方面的主张,有助于避免误解,让政治、军事、对外事务这样的敏感问题逐步“脱敏”。

  我相信,这样的探讨今后会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因为这样的研讨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阶段。两岸智库或学界应该还会举行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

  问:最近两岸交流互动非常热络,梁保华访台带去大批订单被称为“江苏来的圣诞老人”,这次研讨会后“陈江会”又将在台中举行,台湾媒体对此有何反响?对于“陈江会”,台湾媒体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陈斌华:最近两岸交流互动确实非常热络,包括省市大团接连访台、“陈江会谈”也即将举行。台湾大多数媒体对此是持欢迎肯定的态度。例如梁保华率团访台,就受到台湾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热捧。当然,一些亲绿的媒体也担忧两岸关系走得太近,对这些活动多有批评和质疑。这在台湾社会很正常,但从民意调查结果来看,台湾主流民意还是支持两岸扩大交流、进一步和平发展的。

  对于将于12月中下旬登场的第四次“陈江会谈”,台湾媒体目前最关注的话题一是会不会谈ECFA,二是泛绿阵营将会如何抗议、阻挠会谈顺利举行。有意思的是,台湾媒体基本不关注第四次“陈江会谈”要协商的4项正式议题,而关注两会领导人要“交换意见”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湾叫“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或许是ECFA与台湾更多产业和民众利益更加息息相关,所以媒体也跟着“超前关注”。

  至于绿营的抗议活动,因为有第二次“陈江会谈”在台北举行遭到抗议,甚至发生晶华酒店围困海协会协商代表团的“脱序演出”的先例,所以台湾媒体也高度关注绿营此次又将如何在台中“激情演出”,以及台湾当局如何能保证会谈安全、顺利、圆满举行。

 
编辑: 杨永青    
  查看/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台办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中国侨网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中国侨联 中华海外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