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 未来同行——大陆高校师生团访问宝岛纪行
新华社台北7月23日电 题:青春作伴 未来同行——大陆高校师生团访问宝岛纪行
新华社记者 陈君 王承昊
炎炎盛夏,灼灼芳华。生机勃勃的时节,一场跨越海峡的青春约会,一趟亲来亲往的回访旅程,一次面向未来的心灵对话,架起一道联结两岸、传递希望的“彩虹桥”。
7月15日至23日,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5所大陆高校师生,一行37人走进台湾参访交流。这是三年多来大陆高校首次组团赴台,对促进恢复两岸双向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备受关注。
9天8夜,大陆师生先后走访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与台湾学生座谈交流,并赴新竹、台中、台北、花莲、新北参访,近距离了解宝岛。一路行,万千情,大陆师生亲身感受台湾同胞的热情友善,两岸青年亲密互动、真诚交心,许下“青春作伴,未来同行”的共同心愿,为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写下动人佳话。
两岸一家亲 亲在骨血里
今年3、4月间,马英九先生赴大陆祭祖参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在武汉大学等3所高校交流时,向大陆师生发出回访邀约。其后,马英九文教基金会积极规划,并向台当局提出申请。虽经波折,但在岛内有识之士呼吁和主流舆论支持下,大陆师生的宝岛之旅终得成行。
得知大陆师生将回访台湾,102岁高龄的北京大学老教授杨辛特地手书两幅书法作品《两岸一家亲》和《福》,请郝平教授代为致赠马英九先生,既是祝福大陆学生访台顺利,也希望此行能增进“两岸一家亲”的认同。
初到台湾,大陆师生就从接机游览车已备好湿纸巾和润喉糖的细节中感受到关爱。“台湾同胞友善好客,我内心非常温暖。”北京大学学生陈诗婳说,负责接待的“哥哥姐姐”向她介绍台湾哪里好吃好玩,无比亲切。清华大学学生刘充说,台湾同胞的热情周到让大家深受感动。
“安打,安打,全垒打!”在台北天母棒球场看台上,大陆学生们戴上棒球帽,与台湾青年一起敲响加油棒,助威呐喊,挥洒同样的青春激情。
北京大学学生文云昊是第一次走进棒球场,很快被台湾同胞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所感染。他说,两岸同胞需要更多美好的“相遇”——我们来,遇见台湾、爱上台湾,相信台湾青年更多地遇见大陆,也会爱上大陆。
第二次造访宝岛的清华大学学生张渊沫说,走过台湾的城乡与山海,自己最珍贵的收获是台湾同胞的那份真情。参访每一站,大陆学生们都会收到伴手礼,多到行李箱已装不下。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说,大陆同学所到之处,台湾民众热情欢迎。两岸现在最需要的是恢复正常交流,并让两岸青年自然而然融入其中。
“台湾山美水美人更美!”复旦大学学生杨范说,此行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台湾民众对大陆同胞的亲爱之情。无论历经多少风雨,两岸同胞的心始终在一起。
展现青春风采 共担文化传承
喜庆欢快的民乐《花好月圆》奏响,台下两岸师生和嘉宾击节相和,中国文化大学音乐厅内其乐融融。
“琴声一响,我真切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北京大学学生、古筝表演者陈凯迪说,非常开心此行不仅能走访宝岛,还和台湾青年乐手“联弹”。大家互学互鉴,携手传薪,定能让中国传统艺术之光更闪亮。
“走读”宝岛风土人情的同时,两岸同龄人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共同展现青年风采,结下青春之谊。
在台湾政治大学,大陆学生团团长、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悉心指导政大校队选手接发球技巧,还一展其招牌“下蹲砍式发球”。政大选手张奂奇说,有机会和奥运冠军切磋,还获得指点,非常荣幸。丁宁也热情邀请:欢迎台湾选手到大陆交流磨砺球技。
中国文化大学所在地名为“华冈”,取自创办人“美哉中华,凤鸣高冈”之语。徜徉文大校园,武汉大学学生孙琳感叹“熟悉亲切,仿佛回到母校”,两校保有很多相似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非常重视文化传承。“两岸有共同的文化积淀,应当多多开展文化交流。”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亲见历史课本中的宋代白瓷婴儿枕,湖南大学学生姚睿婷很兴奋。“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她说,两岸同根同源,加强交流、常来常往,就会更加亲近。
为这次宝岛行,北京大学学生张钰渟专门排演了古典舞独舞《天涯共此时》,创意源自唐朝张九龄诗作《望月怀远》。
张钰渟与台湾同学交流时发现,两岸学子都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她把这支舞送给一路相随相知的小伙伴们,希望以后再望同一轮明月,就会回忆起这趟旅程美好的点点滴滴。
播下希望种子 期许未来的花
步履不停,交流不断。连日来,两岸年轻人畅谈学习生活和理想追求,气氛热络,场面温馨。
从甫抵台时斯抬斯敬,到亲如兄弟姐妹,大陆学生和负责接待的台湾学生只用了一天。“催化剂”是游览车上的卡拉OK。两岸歌手的代表作串起共同记忆,熟悉的旋律让大家感受到彼此的心那么近。
有新朋相识,也有“故交”重逢。就读台湾大学的何嘉霖就是复旦大学学生庄业照口中的“老朋友”。4月马英九先生赴大陆参访时,他们在两岸学生座谈中相识。
何嘉霖说,这次大家能在台湾相聚,非常开心。“共同的语言、文化,相仿的年龄,使我们相谈甚欢。”庄业照说,两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相互交流就应该火热地开展。
从全体座谈到分组交流,从茶会畅谈到途中闲聊,两岸青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中国文化大学学生陈盈凯说,交流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求同存异。台湾大学学生詹宇翔说,与大陆同学交流轻松愉快、没有隔阂,大家有很多共同点,非常期待未来能再见到优秀的大陆同学们。
“两岸青年有非常多的共同话题,年轻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欲罢不能。”台湾大学教授左正东期盼两岸青年有更多相互认识、彼此欣赏的机会,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台湾教育界人士陈振贵说,大陆师生此访在岛内广受好评,两岸青年交流势在必行,欢迎大陆师生常来、多来。
行程即将结束之际,马英九先生如是总结并寄语: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未来希望每年都举办两岸青年学子互访,让海峡两岸年轻人交流成为常态。
临别时刻,两岸青年朋友依依不舍,一声声“常联系”“等你再来”,寄托着一份份真挚的情感。诚如郝平教授所言:“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割断的。”我们相信,两岸交流的时代大潮中,青春不会缺席,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注入新生动力。
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曾写道:“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窟里闯出来,驶入宝蓝的穹窿里去了。”今天两岸青年播下希望的种子,定会开出美好的未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