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点滴回忆

时间:2016年07月25日 17:21:46

  犹然记得那年接到北大的入学通知后的那种兴奋感。就想许多人对北京与北大的憧憬,我也抱着一种怀古的心情来到了北大。虽然现在毕业了,不过北大给了我许多回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

  住宿:因为学校的特殊安排,台生住在勺园,和一些韩国人、香港人等同住一栋楼,我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北京念书的台生。原来在北大的台生有这么多,而且是很早就过来的。在这里,看到如此多的留学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国际化。认识了来自韩国、香港、印度、老挝的同学,跟他们交流很愉快,这是难得也是难忘的经验。

  澡堂:本地生的宿舍是没有附设洗澡间的,只有勺园才有,这就使得勺园的学生以为这是基本设施。事实上,澡堂这种设施在台湾大概只剩军方还有吧。几十个人一起洗澡,对我来说,是个特殊时期的难忘回忆。不过,冬天时,女孩子洗完澡从澡堂出来,头发还结了一点霜,感觉真是出水芙蓉。

  超市:学校的超市真是包罗万象。记得第一次来到北大,还不知道去哪里买棉被电扇等日用品,直觉是去便利商店。不过,2000年那时候哪有什么7-11,也没有家乐福大卖场,最后到了百货公司买齐了所有日用品。后来在校内的超市,发现里面什么都有,甚至家电、眼镜店都在里面。

  三角地:这是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不过,现在那里贴出的消息,大都是房子租赁、二手货物买卖等一些小道消息。倒是北大bbs中的《三角地》版,承担了传播许多信息的地方。

  北大的三个大门:北大有东、西、南三个主要出入口。东门附近都是现代化大楼,哲学、法律、历史、生命科学等科系都在此地。一般人总以为雄伟壮观,不过,我认为这和一般大学没什么区别,因为每个大学都有几栋可出门面的大楼。西门才是北大的特色。这里仍保留了蔡元培题的字,语言大楼、办公楼都是古色古香,可和欧洲的老大学比美了。也因此,许多老外都会在这附近草地上念书、活动。南门则不敢恭维了。虽然也有些老旧的宿舍楼,但是既脏且破。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小贩进驻这里。卖杂货的、粘玉米、盗版书什么的,搞得好象杂货市场。

  食堂:学校附设餐厅在台湾的大学是没什么作用的,学生大都在校外餐厅吃。我念本科时,也只去过一次餐厅,但餐厅是不同于食堂的。北大的食堂比较接近外国大学的cafeteria。这里吃饭特别便宜,一餐可能3-6元就能打发。可能也是因为如此,许多“校外人士”也跑进学校吃饭,搞得学校食堂变成大餐厅,有时候校外人太多,使校内真正学生连买饭都买不到。

  总之,在住在北大里面,感觉北京与台湾的校园生活区别不大,那是因为学校的保护政策。研究生最后一年,我自己搬出去外面住,那就真正可以体会什么是北京了。真正接触到在地生活,面对北京人,外地的人,各式各样的人等等。这些人不会因为对方是北大学生就给予什么特殊待遇,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竞争,这可是有趣的人生经验了。

                                                                                                                       

活动公告more

政策解读more

青创论坛小图

实用信息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