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片三坊七巷,情系文脉国魂
在福州,有一片古老街区曾在习近平的关心下免遭破坏,这里的许多名人故居也得以完好保存。这就是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和“闽都名人聚居地”的三坊七巷。3月24日,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这是一次跨越三十年的踏访,也带来许多关于历史的启示。
△点击收听本期《鉴往知来》音频版
一片街区,从“拆”到“保”的历史印迹
福州城有着2200多年历史,三坊七巷就位于这座古城的中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其中,“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则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线,“七巷”在东侧,“三坊”在西侧。(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三坊七巷始于晋朝,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历经千年,仍然基本保留完整。这里还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有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
不过,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曾经面临被破坏的风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开进三坊七巷,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的部分建筑,转而建设商品房。刚刚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得知这一消息后,要求暂缓拆迁,并对故居进行修缮。
1991年3月,习近平在三坊七巷召开了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他的一番话语重心长:“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如今,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市民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行走在三坊七巷,穿越古今,人们也更加感佩当年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一位名人,展现先进中国人的非凡见识
三坊七巷的郎官巷,因为宋朝的郎官刘涛出生于此而得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就是在这里度过了晚年的最后一段时光。
△位于郎官巷20号的严复故居(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1854年,严复出生在福州一个医生家庭。12岁那年,他报考福州船政学堂,后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学成回国后,严复在李鸿章创办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
面对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严复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他在天津与人创办《国闻报》,还将西方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仍在沿用。
△严复故居里的铜像。他手捧《天演论》,旁边石头上的铜牌写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严复历时3年,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译成中文。这本书鲜明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给中国人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
△1997年,在“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上,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曾为严复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现在严复故居的墙上写着习近平当年的题词。(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在福建,严复一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多次参加纪念严复的相关活动。2001年,习近平主编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一书。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习近平称赞严复“高举科学与爱国两面大旗”,认为“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这次在三坊七巷考察期间,习近平走进严复故居,再次感悟这位先进中国人的非凡见识和勇气。
一以贯之的关注,留住“根”与“魂”
历史文化街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城市考察中经常造访的地方。近年来,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都曾留下总书记的足迹。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思考。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资料图)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写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赓续着城市的文脉,更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彰显着文明的无穷魅力。
就在这次考察三坊七巷的前两天,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朱熹园时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灵魂凝铸于历史。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建党百年重要节点,培根铸魂,坚定文化自信,意义不凡,责任重大。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刘会民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李晓东
视觉丨陈括
编辑丨杜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