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   辉煌50年  >   正文

西藏特殊教育事业50年发展历程: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

2015年08月11日 14:33:0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16年前,18岁的格桑卓嘎成为我区第一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从一个初登讲台的年轻学生到经验丰富的特教老师,格桑卓嘎见证了我区特教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历程。

  1980年,格桑卓嘎出生在拉萨市尼木县,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就在毕业的前一年,老师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机会,拉萨将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大家可以坐着飞机去北京学习培训一年,毕业后做一名特教教师。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懵懵懂懂地与其他6名同学报了名。”回忆起过去,格桑卓嘎记忆犹新。

  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培训期间,一天,格桑卓嘎和同学们去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观摩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一边大声地发音,一边熟练地用手语与学生顺畅交流。这让格桑卓嘎感到震撼。“西藏还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却有不少特殊儿童,这些孩子现在是什么处境呢?”想到这些,格桑卓嘎坚定了从事特教事业的决心。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1999年底,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筹建。当时没有办学经验、没有教学地点、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一名学生。

  毕业后,回到拉萨的7名特教老师勇担重任。通过拉萨市教体局协调,他们在拉萨市第七中学借了一间教室。

  教室有了,老师们开始分头招收学生,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拉萨的大街小巷寻找学生。但是,当时人们对特殊教育知之甚少,很不理解。

  格桑卓嘎告诉记者,最初只有7个家庭愿意让孩子就读,但是这已经让他们非常兴奋,因为西藏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终于有了第一批学生。

  特校刚成立,许多课程和教学方法都处于摸索阶段,但每个老师都教得十分卖力。刚来时,孩子们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经过老师们不断指导训练,聋哑学生们慢慢学会了发声、看口型,可以和普通人进行简单对话;眼盲的学生也能通过阅读盲文了解世界……

  教育成果被家长们口口相传,到第二次招生时,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和认可特殊教育,学生也开始多起来。再后来,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落户城关区纳金路,有了专门的教室、学生食堂、住宿楼,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孩子们的进步让我们倍感欣慰与快乐。如今,学校的学生人数由最初的7名发展到近200名,教师增加到60多名。在招收的一批学生中,今年有4名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全区公务员考试,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和新的人生。我的第一个学生旦增塔朗也已经毕业,在一家单位担任保安。”格桑卓嘎欣慰地说。

  “学校马上要搬到拉萨教育城去了,未来,孩子们将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快乐健康地成长。”说完,格桑卓嘎脸上挂满了笑容。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