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乌龙谷景区一个大草坪中央卧着一座扁圆形花岗岩青石,有一人左右高,当腰横着一道又细又长的洼槽,无论远看还是近瞧,都像一个特大的木鱼,摆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更奇怪的是,“木鱼”的洼槽口小膛大,里边还汪着半槽清水,好像这个木鱼变成了活鱼,它知道高山缺水,就把积水含在嘴里不肯咽进肚里,人们叫它“木鱼含水”。
看到“木鱼含水”,有人可能要问起真木鱼的来历。从民间传说看,木鱼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相传汉朝皇帝曾经派慈光大师,带领两个徒弟去西天取经,取经回来坐船过海的时候,突然风浪大作,一条大鱼朝着船头扑过来,一口吞掉了船上的经书。两个徒弟赶紧跳进海里,凭着高超的武艺,结果了大鱼的性命,并把大鱼拖上船头。不大工夫,大鱼的身子化成一滩脏水流进了大海,只剩大鱼的脑袋还卧在船上。慈光师徒带着鱼头回到寺院,为了向大鱼讨回好不容易才取来的珍贵经卷,天天用木棒敲打鱼头,嘴里念着“阿弥陀佛”。一天又一天,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用木头仿照鱼头又做一个,继续敲打。就这样,敲木鱼念经就成了佛家的习惯。
从文字记载来看,“木鱼”这个词儿,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的《敕修清规》,里面这样写到:“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后来在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这本书里,也见到对木鱼的记载,他是这样写的:“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唐代和明代这两段文字记载,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木鱼应该是信奉佛教的和尚们创制的,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警示和尚白天黑夜别忘修行,另一方面又给佛教梵乐进行伴奏。
到了明代和清代,不仅寺院里的和尚念经和演奏梵乐时使用木鱼,社会上演奏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时候也使用木鱼,从那以后,木鱼才真正从寺院走向了社会。
[责任编辑:黄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