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须隆: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刘小军 徐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网特别访谈“专家带你读报告”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须隆,从中国外交的角度,为我们解读报告。
陈须隆认为,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以前我们说要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新的提法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图为新华网特别访谈“专家带你读报告”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须隆解读报告访谈现场。新华网 郭小天 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未来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的阐述,您如何评价?
陈须隆: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中国外交的方针和政策,非常系统全面。
第一,给新型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过去,我们说要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现在,新的提法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新提法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加了两个关键词: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
第二,对国际形势作了一分为二的科学判断。既承认、肯定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也指出了人类面对共同的挑战。最出彩的是报告里有一段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这表明了对国际形势判断的一个科学的态度。
这些话语重心长,非常有感染力、说服力,非常打动人心。我觉得世界各国人民都会很认同。
第三,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略。报告谈到这条方略时,首先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这里特别强调稳定的国际秩序,是有现实针对性的。现在很多人说,国际社会面临失序问题,有很多混乱,甚至有人说中国给国际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实际上,中国目前在非常负责地维护国际秩序,这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定位、一个基本选择。其次指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报告还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文明观、生态观等。
最后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些措词都是很有讲究的。以前我们说和平的维护者,现在我们说和平的建设者。因为,我们在建设“一带一路”,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说我们是和平的建设者。
第四,重申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赋予它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至少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特别强调了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包括新型国际关系里,也强调了公平正义。同时在这部分,还强调中国的发展不威胁任何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这是一种庄严的承诺,赋予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涵。
第五,中国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在推动构建全球范围内的伙伴关系网方面,是作出重要成就的,以后还要继续坚持。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坚持正确义利观,推进伙伴关系;通过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地区落地生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我觉得,今后我们的朋友圈应该会越来越大,全球伙伴关系会有更大发展。
第六,中国要打开国门搞建设,要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我觉得很多国家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很振奋。因为国际社会有一些逆流,反全球化,甚至搞所谓的孤立主义,实际上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提出要继续开放发展,打造新的合作平台。
第七,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共商共建共享,而且明确表示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