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大幕甫落,中国外交春潮涌动。3月22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访问大洋洲国家。正值中澳、中新建交45周年,李克强总理此访不仅会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更好地实现双方发展战略对接,还将对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做大亚太“朋友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接发展战略 推进“一带一路”
作为两会后中国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出访,李克强总理此行将带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和新鲜“出炉”的中国发展蓝图,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领导人深挖合作潜力,实现共同发展。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虽远隔重洋,但与我共同利益广泛,合作潜力巨大,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高度关注。
中国已连续多年在澳贸易伙伴排名中居于首位,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还是其最大的投资来源国。自2015年12月20日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新西兰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始终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前列,创造了多个“第一”。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结束入世双边谈判、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并签署协定、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发达国家。这次则有望创造更多“第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刘卿认为,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契合度高。当前澳大利亚正力推“北部大开发”计划,新西兰也公布了30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李克强总理此访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国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打造中澳、中新利益交融的新格局,勾画中国与大洋洲国家未来发展蓝图。
维护自贸成果 共推经济全球化
当前,全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方面,中国与澳新两国有着广泛共识和相近诉求。
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令澳新两国倍感失望,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中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认为,在决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关键时刻,李克强总理此访将向全世界传递一个积极信号:中澳、中新将更加紧密携手,共同维护自贸成果,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推动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稳步向前。
在今年两会结束后的中外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阐明了中国“维护经济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他说,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来改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关起门来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
此次出访的两个国家对华都是贸易顺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所言,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且希望看到贸易平衡。
澳大利亚已连续26年保持经济正增长,新西兰也经受住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实现逆风前行。阮宗泽认为,两国经济之所以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表现抢眼,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特别是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后,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国企业开创了更多商机,也为两国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作为亚太区域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澳、中新联手将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一剂“强心针”。
稳固大周边 做大亚太“朋友圈”
全球化进程加速让中国与大洋洲距离不再遥远。对中国来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对澳新两国来说,中国是他们在亚太地区可以依赖的朋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震宇认为,巩固同澳新的关系意义重大。两国是我大周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携手不仅有利于稳定各自周边外交环境,还将有效推动区域融合,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发展。
中国与澳新都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东亚峰会参与者,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方,中澳还同为二十国集团(G20)成员。王震宇认为,三国应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加强对话沟通和协调合作,推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以经贸合作带动各领域全面合作,将区域一体化提升至新的高度和水平。
除经贸领域外,中国与两国预计还将在一系列地区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王震宇指出,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方面目标一致,在应对气候变化、扶贫减贫、技术援助、人文交流、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将不断探索新的合作空间,在应对地区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实现繁荣亚太、和谐亚太的“亚太梦”。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