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隔11年中国总理将再访澳大利亚 共绘中澳发展新图景
2017年出访的第一站,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地理坐标选择在了位于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
对于此访安排,从“时间坐标系”来看,今年是中澳建交45周年,亦是自2006年之后,中国总理时隔11年再度到访澳大利亚。与此同时,自2013年两国确立总理年度定期会晤机制以来,双方总理将第五次“如约而见”。
以“合作坐标系”来看,两国在经贸、政治、人文、产能、能源等方面交流合作广泛深厚,特别是在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由“矿业繁荣”迈向“自贸繁荣”、加快各自发展战略对接等背景下,李克强此访,无疑会将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
8年后 李克强将再遇“熟悉的面孔”
此访也是李克强自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澳大利亚之行。2009年10月29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他当时说,我此次访澳目的是增进互信、深化合作、面向未来、共谋发展。中方继续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推动中澳全面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彼时访澳期间,会见的澳大利亚反对党自由党领袖特恩布尔,正是现任澳大利亚总理。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澳总理曾多次会面,其中不乏两人间的“私人互动”。
2015年11月,在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李克强同特恩布尔举行中澳总理年度定期会晤。
会晤结束时,李克强与特恩布尔互赠的礼物,各有“寓意”。特恩布尔向李克强赠送了一个3D打印的钛合金纪念品,上面镂空雕刻着龙和袋鼠图案,“象征着澳中之间的友谊”。而李克强则向属马的特恩布尔回赠一幅苏绣骏马图,寓意“两国关系一马平川”。
总理年度定期会晤机制 推升两国关系的“牵引之力”
2013年4月9日,作为两国发展关系的重要时刻,李克强在北京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举行会谈,正式启动两国总理年度定期会晤机制。
那一次,双方谈及要加强金融货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矿业、农牧业、人文交流合作。
对于两国总理年度定期会晤机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此举是对中澳关系的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更具“牵引之力”。
阮宗泽举例称,两国总理会晤期间,双方各带着多位政府高官,“大家可将合作领域确定的事直接‘拍板’,而对一些存在的分歧,双方亦可进行坦率表达,少走弯路。”
记者注意到,中澳总理在接下来的两次定期会晤中,都谈到了两个重要问题——有关加强马航MH370航班客机的搜救事宜,加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进程。
一个是本着对“人”的最大尊重,另一个则为双方经贸关系得到实质提升描绘新图景。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背后的“民心所向”
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堪培拉同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决定将中澳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半年多之后,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底,该协定正式生效。
数据或可说明一切。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中国继续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此外,2016年中澳两国旅游双向交流规模接近200万人次,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第一大海外留学生来源国等。
有专家指出,这一系列靓丽成绩单背后,是两国捍卫全球化、优化全球治理格局的民心所向,更展现出中国有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达成高质量的自贸协定,实现双赢。
据阮宗泽预测,此次李克强访澳期间,一个重要选项就是强化双方经贸合作领域,加快从“矿业繁荣”迈向更趋多元、更可持续的合作格局。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有自己发展多元化的目标,这个角度与中国形成了重要的默契。”阮宗泽所指的,正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澳方“北部大开发”计划、中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澳方“国家创新与科学议程”的“双对接”。(记者 张子扬)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