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他们过去在西藏采访和工作过,对西藏有着特殊的情感。时值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他们重返西藏,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见证了西藏的历史变迁。
天放亮时,青藏列车已过唐古拉山口,羌塘(藏北高原)就在眼前。
窗外,高山草地随山势起伏,草色已泛青;远处,雪山皑皑、彩云悠悠。列车员说,幸运的话,在车上可以看到藏羚羊。
"美吗?海拔已过5000米了。20年前,大家还叫它'神秘的无人区'哩,现在只要一个晚上就到了。"同行的青藏铁路公司拉萨车队副队长张福祥说。
悠远、宁静……曾经人迹罕至的羌塘,令人神往又难以企及。而今,人们坐在火车上就能领略它的旖旎风光。
"到西藏旅游、朝佛的人可多了,夏天,西宁到拉萨的火车票一票难求。自驾车走青藏公路的人也不少。"张福祥说。
记者此次进藏,特意选择坐火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体验一下高原列车,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看一眼羌塘。5月7日下午两点,列车从西宁出发,半夜到格尔木,次日一早,K917次列车就把我们带到了亘古荒原。
雪峰、蓝天、草甸、星散的牛羊……看着窗外的景色,记者忆起了20年前那趟艰辛的藏北之旅。
1991年初冬,记者搭乘西藏军区某部的北京212吉普车沿青藏公路进藏。从西宁到格尔木用了整整一个白天,次日凌晨两点早早出发,傍晚时分才赶到地处羌塘草原深处的那曲。逗留两天后,又用了差不多一个白天才抵拉萨。
那时,青藏公路建成二级路没有几年,车子一路颠簸,也开不快。路上,除了偶尔碰到运送物资的车队外,基本看不到人和车。212吉普是帆布篷,四下漏风,寒夜里车上犹如冰窖。当车行至昆仑山口时,正是日出前最寒冷时分,虽然我们都裹着军大衣,但还是冻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太冷了,冬天跑青藏线真受不了。"司机吕军说。
吕军是陕西人,志愿兵,入伍八年,多次走青藏线。"不过也要知足。公路升级前,一到夏天路面冻土翻浆,更难走。青藏公路还是进藏公路中路况最好的呢。"
如今,"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高原铁路建设难题,已被"天路"建设者攻克,"钢铁巨龙"纵贯海拔四五千米的万里羌塘,千年静寂的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峰,"目睹"了现代文明的快速传输和交融。
"从西宁到拉萨,列车运行24小时,比乘汽车缩短一半时间。列车全封闭,全程供暖,在格尔木至拉萨段弥漫式供氧,旅客可以在富氧的环境里看羌塘。"列车长宋静介绍说。
万里羌塘的莽原雪山、大川大河,曾留下旅人艰辛的脚步……
1300多年前,唐蕃古道艰险难行。文成公主远赴吐蕃和亲,花谢花开、风餐露宿、历经艰险,终于抵达逻些城(拉萨),把中原文化带进雪域高原。
1951年8月,十八军独立支队肩负和平使命奔赴西藏。一边探路一边行军,历经三个月的艰辛,"菩萨兵"终于现身拉萨街头。
而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已有五年,每天有五对半列车进出西藏。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客运量1426万人次、货运量12288万吨,有力地拉动了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天路",已把拉萨和北京、上海、成都、兰州、西宁等城市快速联通,万里羌塘从此作别寂寥。
藏北明珠纳木措,海拔4700多米。老家在四川巴中的杨惠在这里开起了饭馆。"铁路开通后,纳木措的游客多了。半年下来,能挣十多万元。"杨惠说。
雪域高原,今天已构筑起现代交通网络: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万公里,连墨脱也结束了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全区有拉萨、林芝、阿里和日喀则机场通航,且结束了无夜航和支线航空单一的历史;青藏铁路通车,结束了西藏无铁路的历史,且在不久的将来,"天路"将向日喀则、林芝延伸。
羌塘大草原,再不是"神秘的无人区",将会有更多的人穿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