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20日,“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中央媒体重走进藏路”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的几天,来自全国38家中央媒体的60名记者将沿着青藏、川藏(含滇藏)和新藏3条线路深入西藏52个县市区进行采访报道,记者将用文字和镜头,真实、全面地记录西藏。人民网记者跟随川藏(含滇藏)采访组进行采访报道。
早上不到9点钟,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邦达机场,站在海拔4334米的机场上,西藏的天格外地蓝。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了重走进藏路的第一站——昌都。
在昌都地区实验小学,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操场上玩“贴烧饼”的游戏,他们有的左躲右闪,恐怕被人追到,有的全神贯注,时刻准备奔跑,欢声笑语不断。这些孩子有藏族的,也有汉族的,还有其他民族的,他们在这里可以受到藏语文和汉语文的双语教育。而这样的双语教育模式,在昌都已经有60年的悠久历史。
上个世纪50年代,藏族女孩贡秋曲珍正值豆蔻年华,她怀着满腔的热血,走进了十八军的队伍,语言并没有成为他们沟通的障碍,贡秋曲珍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帮助十八军料理后勤事务,还主动与汉族同志沟通,学习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贡秋曲珍在学习汉语上非常刻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就这样,贡秋曲珍成为了十八军的藏语小教员,同时担任十八军的藏汉翻译。
十八军进入昌都后,军队里掀起一股藏语学习热,战士们都努力学习藏语,以便与当地群众更好地沟通,落实党的政策。贡秋曲珍在担任藏语教员的过程中,认识了比自己大19岁的杨全州,杨全州的诚恳稳重深深地打动了贡秋曲珍,1954年,两人喜结连理。结婚之后,贡秋曲珍从爱人那里学到了更多的汉语,更是全心全意投入到了藏汉双语教学中。
78岁的贡秋曲珍老人见到记者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回忆着当年给战士们教藏语的情形:“那时候每到周末,就会有二三十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藏语和汉语,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没有一个调皮的。”说到这里,贡秋曲珍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怀念。
贡秋曲珍老人一生养育了7个儿女,现在和三女儿布姆住在一起,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连连说好,她戴的漂亮耳环就是布姆买的。老人说,孩子们除了经常给她钱买东西,还时常打电话给她,儿女们都说,只要妈妈好好活着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贡秋曲珍老人的三女儿布姆说,老人经常讲她年轻时的故事给孙子们听,孩子们学习都非常好。
贡秋曲珍老人当年的教学条件可以说非常简陋,60年来,西藏的双语教育有了很大的飞跃。几十年来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双语教育的各种试点,培养了很多藏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1951年,西藏第一所现代小学——昌都小学成立,西藏现代教育开始起步,经过60年的发展,昌都小学已经发展成现在的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截至2010年底,学校共毕业小学生55届,现任自治区人大主任向巴平措便是从这里毕业的,当时还担任了班里的班长。学校被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十八军老首长阴法唐誉为雪域高原的第一个人才摇篮。
现在的昌都地区实验小学已经非常现代化。这里有学生机房,有多媒体教室,还有音乐教室、语音教室、舞蹈室、学生阅览室……这里有近百分之六十的农牧民子女就学,他们刚来上学时几乎听不懂汉语,可经过一年,他们说话时,已经可以流畅地进行双语切换了。
记者在学校里见到了漂亮的藏族小姑娘扎西次西,她今年14岁,读六年级。扎西次西说,她的父母都是农牧民,父母为了她能学习汉语,特地从乡下搬到昌都居住。父母没有机会学习,现在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过上幸福的生活。“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很大,今年我就打算报考西藏班,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扎西次西对考学充满信心。
汉族学生宋云枭是从四川眉山仁寿转学来的,他觉得在这里有各族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生活都更加丰富多彩。
在今天的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有许多贡秋曲珍老人的同行,他们在辛勤地对学生进行双语教育。江嘎老师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教师,他对记者说,西藏双语教育的政策环境比较好,家长也对双语教育很认同。现在西藏的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双语教育的模式、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是双语教育成功的法宝。“像我们学校,分汉语班和藏语班,但是学生有选择的空间,藏族班里有汉族学生和其他民族学生,汉语班里也有藏族学生和其他民族学生。”
昌都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学刚曾经担任过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的校长,他说几十年来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的变化可以用“不可同日而语”来形容,60年来,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双语人才,真正是民族团结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