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高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功能支撑,只有相适应的功能平台才能支撑起台资高地。
在淮台两地合作和打造台资高地过程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块状式集聚”理念,积极锻造承载能力强、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发展平台和载体,以平台承载项目,以功能支撑项目,以配套吸引项目。如今,淮安这片热土已经获国台办批准为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作为建设台资高地的主力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勇当排头兵,以扎实的综合配套形成优越的功能支撑,成为台商心中的投资沃土。
空港助力
经济起飞
淮安空港产业园是开发区五大园区平台之一,园区按照“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发展空港”的思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空港产业园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含量突出,产城融合、最具品位的现代化特色新城。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园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基础配套日益完善,形象面貌显著提升。园区始终将完善道路网络、打造便捷交通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协调推进水电路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气协同推进。截至目前,完成道路建设30公里,初步形成了“七纵四横”的道路交通网。安置小区已顺利通水通电,为蓝天医疗、乐天玛特、淮盛物流等入园企业临时用水用电提供便利,保证企业和居民用水用电需要;沿河商业街、快运物流园等在建工程水电配套工程正在施工。开展环境提升工程。园区共计投资4000多万元对道路、公共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完成道路绿化10万平方米,中心公园及公共绿化21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对北关张河河道进行改造,新建桥梁5座,完成河岸绿化3公里,园区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产业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成立以来,园区紧紧围绕物流、通用航空、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新建一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功能载体建设。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储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2.2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储二期房屋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的保税仓库、标准化厂房(Ⅱ区)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占地5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园项目,两栋大楼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占地48亩,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快运物流园,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等。
为配合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开通,推进国家级综保区空港北片区建设,园区新建的9000平方米的边防业务楼和海关国检综合楼项目已全部具备使用条件,边防业务楼已投入使用;综合保税区空港北片区卡口主体已完成,内部主干道已通车,外围巡逻道已全部铺设完成;4500平方米的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办公楼已投入使用。
招商引智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不仅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需要,也是广大台企的迫切需要。为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资源向苏北集聚的重大部署,加快实施淮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有核无域”的空间理念,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淮安智慧谷项目建设,列入市十项重点工程,由淮安科教产业园负责具体实施。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600亩,其中1500亩科研平台区域规划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
目前,智慧谷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重大平台,已招引24家高等科研院所名校来淮设立科研机构,一期300亩范围18.5万平方米科研载体已经全部封顶。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年“大院名校”招引目标任务。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等5家大院名校完成合作项目签约;上海交大苏北研究院、西华大学淮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注册手续正在办理,其中上海交大苏北研究院人员已进驻并开展工作。今年上半年,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7项,申报省“双创计划”、“博士计划”、“淮上英才”等人才6名。截至目前,已签约的24家国内大院名校中,南师大、兰州大学将建立研究生分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淮安化工新材料研究中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淮安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等14家科研机构已入驻,形成了“名所、名校汇聚淮安”效应。集聚科研人才100余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实验室(研发中心)18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1个,联合申报专利20余件,实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项目70余项(其中,获得省市级立项科研项目10项),注册科技型企业4家。
2014年年底,淮安创意设计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运营。项目占地67.1亩,规划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由淮安科教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ABC三区招商建设,建有创意设计、总部办公、教学培训、会议餐饮、公寓健身等配套设施。一期工程5.2万平方米建筑于2014年初开工建设,现已全部建成,正进行内部装修,4000平方米科研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资1.6亿元。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建友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已入驻,主要开展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等相关服务工作。入驻3家公司综合实力强,2014年实现产值2亿元,纳税1000万元。
配套完善
环境提升
吸引台商离不开完善的综合配套,该区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提升投资环境。首推的便是通达便利的交通工程,重点推进西游大道、通港大道、新长铁路立交等交通外延内连工程,加快与周边区域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是提升业态优化的商业环境,推进建滔商业广场等5个综合大市场建设提速,实现苏果、普洛斯、宇培三个物流项目一期建成运营,着力把深圳路和翔宇大道打造成淮安“财富长廊”。第三便是集聚特色鲜明的功能项目,建成西游记文化体验园漕埠商业中心和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项目,全面加快安琪儿医院、深圳路小学分校等文化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城市综合配套。
同时,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为目标,实施西游大道绿化等8个园林绿化项目,打造以古黄河为轴线的生态休闲长廊、以板闸干渠为轴线的人文观光长廊和以宁连路为轴线的绿色景观长廊“升级版”;加快循环化改造进程,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等10个生态城市项目,为创成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奠定基础。
在所有综合配套中,交通设施可谓是基础性工作。“十二五”以来,该区建成了通甫路跨京杭大运河桥、徐杨路跨新长铁路大桥、枚皋路下穿新长铁路立交工程、开发大道、鸿海路广州路跨茭陵引河桥等一大批重点交通道路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73.6亿元,建成道路145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66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35公里,雨水管道160多公里。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力推进了开发区与周边城区的区域贯通,形成了“内通外联”的网络化交通格局。全区人均道路交通面积、基础设施配套支撑能力领跑苏北。“十二五”以来,该区还重点实施了板闸干渠景观亮化工程、白马湖环湖大道景观提升工程、深圳东路沿线绿化、南马厂片区道路绿化等一大批城市生态及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完成投资约10亿元,累计增加绿地面积约900万平方米。(杭卫东 杨尚 朱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