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星星之火 点亮绿色城市——贵阳市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扫描

时间:2013-07-19 10:53   来源:贵阳日报

  今年四月,杨秀璧在参加“贵阳市河流污染全民拍”活动中发现,游鱼河中游一座桥下堆积着大量垃圾。她立即将现场拍下,通过微博将图片发到网上,并转给市生态文明委的微博。没过多久,这堆垃圾就被清除了。

  身为民办学校校长的杨秀璧,是个地地道道的环保达人。他不仅在生活中恪守低碳、环保理念,还把环保理念教给学生、传达给家长。而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只要他看到,就一定要管一管。

  在贵阳,像杨秀璧这样爱管“闲事”的市民不在少数。他们主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主动介入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一股极具生命力的民间力量。

  位于贵阳市蔡家关雅河附近的劝返点,有一位常年陪伴它的老朋友,那就是76岁的环保志愿者雷月琴。附近的村民说,多年来,雷月琴每天都会来到这个劝返点,对前往阿哈水库的钓鱼者和游泳者进行劝返。后来,老人的身体状况变差了,但她仍时不时过来看一看,遇到要去水库游泳钓鱼的,老人仍是苦口婆心的进行劝阻。

  原来,2008年,为保护“两湖一库”饮用水源地安全,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招募志愿者,建立阿哈水库志愿者护湖队,配合执法人员开展劝返行动。从事环保志愿行动长达20多年的雷月琴,很快就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在雷月琴眼里,劝返行动与她往常在湖边捡拾垃圾的“护水”行为有着不同的意义。她说,“以前捡拾垃圾,只是小范围的、个别的环保行为,影响力有限,效果也有限。而现在这个劝返行动,是直接参与到环保执法行动中来,参与的深度不同。又是团队‘作战’,执行效果也不同。”

  雷月琴说,2008年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劝返队伍中来。他们设置值班制度,每天按时按点分赴不同的劝返点进行劝返,成为“两湖一库”一道亮丽的安全屏障。

  水有水的使者,山也有山的卫士。

  观山湖区百花湖乡的村民陈维清,就是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护林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维清响应林业站号召,参加全国的大造林运动,先后参与造林1800多亩。从那一刻起,他就成了这些树木的守护者。“与山火比速度,与砍树乡亲争吵,与盗伐者斗智斗勇”,30多年来,尽管没有任何收益和回报,但陈维清却始终尽心尽力地守护着这片山林。如今,陈维清虽然已将国有森林无偿归还给国家,但他仍常常抽时间来巡山,消除火灾隐患,防止和制止盗伐林木的情况发生,依旧默默地守护着这一片苍翠的绿色。

  在贵阳,关于环保志愿者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他们守护山林,保护饮用水源,积极传播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力量,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让贵阳对生态文明城市的追求,逐步从梦想走向现实。(艾冰)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编辑:黄艳艳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