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阿沛家族世袭庄园的神奇故事

时间:2009-12-24 13:09   来源:西藏日报

  从庄园到新村——访工布江达县阿沛村

  迎着九月的秋风,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我们《最美藏乡行》特别报道组的记者来到了阿沛新村。陪同我们采访的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党委书记唐开彬告诉我们:“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时代的洗礼后,阿沛村已今非昔比,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895元,其中现金收入达到4126元,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生活也过得非常幸福……”

  神奇的故事

  “阿沛村因阿沛庄园和阿沛·阿旺晋美而得名。” 工布江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普布坚才这样介绍说:“阿沛庄园紧临318国道,离县城8公里,依山傍水,历史悠久。”

  传说,在公元7世纪前后,吐蕃第七代首领直贡赞普被杀后,夏赤、聂赤和恰赤3位王子逃到了工布地区。为了寻找安身之地,他们向天祈祷,聂赤朝天上射了一箭,箭头落在了阿沛庄园修建的地方。于是,聂赤喜悦地说了一声:“阿沛。”意思是“命运把我安排在了这里”。于是,就在此建造了庄园。后来,夏赤从工布返回了雅砻,成为雅砻部落的第八代首领,而聂赤则留在了工布地区成了工布人的首领,开始了工布土王的沿袭。阿沛家族也从此以世袭贵族开始在工布江达定居。

  普布坚才说,以前的阿沛庄园由九座碉房组成,占地数十亩,非常壮观。阿沛庄园主体部分均以表现贵族特色的青石和青片石为主,庄园内地面均以青条石铺设。更具特色的要数阿沛庄园的休闲果林,果林占地面积达10亩,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果林。遗憾的是,这宏伟壮观的场景现已不复存在。对此,普布坚才解释道:“庄园历经风雨,2001年7月又遭到了一场特大泥石流,旧址现在仅存一幢两层碉房,几堵残垣断壁便是当时的经堂,建于19世纪初,距今300余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相对较大,并具有典型工布特点的庄园,便是阿沛管家的庄园了。”

  历史的礼赞

  金秋九月,我们《最美藏乡行》特别报道组记者一行来到阿沛新村,有幸采访了索朗多布杰老人。索朗多布杰1950年至1959年曾经在阿沛·阿旺晋美身边工作过,他说:“当年,我作为阿沛·阿旺晋美的私人秘书和侍卫随同阿沛·阿旺晋美前往北京,耳闻目睹了‘十七条协议’的谈判和签订,亲眼目睹了新西藏的发展变化。”

  索朗多布杰过去是阿沛庄园的管家,曾担任过工布江达县政协副主席,现已70多岁了。他回忆道,1950年4月,阿沛·阿旺晋美被升任为增额噶伦兼昌都总管。从拉萨出发前他写报告给噶厦,提出他去昌都不接任总管,而是一路东去找解放军进行和平谈判。昌都解放后,他先后两次与在昌都的40名僧俗官员联合签名向噶厦送出报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共产党解放西藏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努力说明解放军进军西藏是为了保卫国防,帮助西藏发展建设,使人民幸福,民族昌盛,请噶厦尽快派代表同中央谈判。

  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感召下,西藏地方政府终于改变了态度,于1951年2月决定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全权代表,前往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索朗多布杰说,经过六轮正式谈判,矛盾一一化解。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庄严地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索朗多布杰赞叹:“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如今已经屹立在‘世界屋脊’之上。”

  幸福的生活

  “阿沛庄园尽管过去那宏伟壮观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了,但阿沛村的村民至今仍以阿沛·阿旺晋美而骄傲和自豪。”陪同我们采访的工布江达镇党委书记唐开彬和镇长加措介绍说:“2001年7月那场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和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筹集资金317万多元,按照群众意愿,认真选址,合理布局,把全村34户人家143口人整体搬迁到紧临318国道、离县城仅5公里的这个新村。”

  走进阿沛新村,记者看到:一排排高大宽敞的两层藏式楼房漂亮整洁、装饰一新,在高高飘扬的国旗下显得格外豪华和气派;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奇花异草和各种果树,点缀着美丽的家园,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多吉次旺的家,房屋宽敞、清洁、明亮,各种现代化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梁柱、墙壁、屋顶经过装饰和组合,无不透出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文化气息。

  “我今年69岁,老伴60岁。我从13岁到18岁在阿沛庄园当奴隶,那时的生活十分艰难。” 多吉次旺对记者一番热情接待之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过去和现在:“在庄园里当奴隶,我无论干多少活、有多累,每月只有5碗糌粑、3碗面粉、一个荞麦薄饼和一点清茶,酥油、肉食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那时天天都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说着说着,多吉次旺布满阴云的脸上慢慢地浮现出灿烂的笑容:“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我家不仅分得了房屋、土地和牛羊,我还上学读了书,当上了乡文书、治保委员、村委会委员,还干了20年的民办教师……”

  “改革开放后的生活怎么样?”记者问。

  “改革开放后,我家又修了三次房屋,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多吉次旺的老伴阿旺拉姆急忙接过记者的话题,如数家珍地说:“你们看,我家现在住的比以前庄园管家的房子还好;我大儿子阿旺多吉在内地读书毕业后也当上了教师。二儿子才旺罗布在村里干农活、搞旅游,收入照样可观,吃穿不愁,生活得很好。小儿子扎西还当过村里的主任呢……”(记者 麦正伟 陈林 张明海)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