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南非总统祖马、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邀请,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作为新任国家主席首访的“第一站”,俄罗斯之行备受瞩目。
一般意义而言,一国领导人上任后首先访问哪些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国外交政策走向,表明该国与往访国双边关系的重要和急迫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表示,习近平此访延续了2003年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首访第一站选择俄罗斯的传统,反映出中方对发展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意在定调未来10年中俄关系发展方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强化了在亚洲的战略布局,中俄推进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对加速推进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姜毅称,习近平访俄有三大看点:第一,双方将拿出哪些举措,确保双边关系在未来10年保持稳步前行的状态。第二,在地区融合加速背景下,两国领导人如何规划和探讨下一步务实合作,尤其是改善贸易结构,提升经济质量。第三,在国际秩序面临新调整,国际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两国如何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发展,争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格局中的最优位置。
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表示,与俄方商讨棘手的半岛局势等国际地区问题,将在习近平访问议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反对美日韩一味给朝鲜施压,也不赞成朝鲜采取过激的行为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如何应对当前局面,需要中俄领导人展示智慧。
在中国与大国、周边外交关系中,中俄关系居于重要地位。两国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经济体,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始终将对方作为外交优先方向。目前中俄间定期高层会晤机制规格之高、组织之健全、涉及领域之广泛,在中国对外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机制的有效运作为中俄关系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组织保障。但姜毅认为,高度成熟的政治关系仍有提升空间。
“两国关系历经‘互视为友好国家’、‘建设性伙伴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阶段,正迎来下一个重大机遇,已正式启动的地方领导人会晤机制会成为政治合作的新亮点。”姜毅说。
冯玉军则认为,中俄都是转型国家,国情和发展模式有相似之处,如何学习和借鉴各自的转型经验,让社会和经济转型更为顺畅,这是推进政治合作的潜力所在。
2012年,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对俄贸易额为875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5.1%。但庞大的经贸数字掩盖不了两国经贸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如能源贸易占比过重、中国对俄罗斯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等。
姜毅称,目前中俄主要通过货物贸易来拉动贸易额,俄长期向中国出口大量资源性产品,这不足以帮助两国经贸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亟需加强结构调整。下一步应促进相互投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合作,加快国际运输、工程承包、信息服务等服务贸易增长。“在能源合作方面,应加大探索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思路,使成品购买与金融合作相结合,让双方共同受益。”
冯玉军建议中俄加大原子能、航空航天、纳米技术、大飞机和中型直升机制造领域合作。在地方合作领域,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很多契合点,两国应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让地方合作融合得更顺畅。
人文领域,近年来,中俄举办的“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有效地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传统上“上冷下热”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中俄旅游交流规模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不足10万人次扩展到目前的330多万人次,中国有2万人在俄罗斯留学,俄罗斯有20多所孔子学院,1.2万俄罗斯人在中国留学。冯玉军称,相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人文交流,中国赴俄旅游人数规模较小,仍有巨大潜力可挖,随着中国游客旅游方式的升级,俄罗斯以其美丽的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必然会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踏访俄罗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