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小、散、乱易发食品安全事件

时间:2011-06-14 15:12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昨天,上海市201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图为一市民阅读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新华社发

□晚报记者 张钰芸 报道

  昨天,由国务院食安办、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药监局九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启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相聚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会人士提出,我国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乱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大原因,在加强国家监管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明确第一责任人的位置,生产出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行业凸显“小、散、乱”

  “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似乎有我们还能吃什么这样的趋势”在昨天的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提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食品行业“小、散、乱”分不开。

  “我国有一亿多的农户都分散着进行非规范化的生产,而四五十万家的生产加工企业中,绝大部分规模过小,在这样农业生产的结构前提之下,做到百分百的食品安全是不现实的。”对于陈君石的观点,国家食安办副主任于军用数据加以证实,他指出,我国农村各种养殖户有2亿多,销售企业430多万家,餐饮单位210多万家,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难以计数,而且生产加工企业10年以下的占80%左右,监管对象数量庞大,从而增加了监管难度。他分析称,这种生产经营现状是由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尽管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行业自律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较低,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也有待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不断,但随着消费者和媒体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识,包括维权意识的增加,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有所加强,一些长期存在,而一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已经陆续暴露出来,目前各职能部门都在加强监管的力度。

  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

  “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刘佩智指出,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道德产业。

  “违法添加、掺杂使假、虚假宣传、不当竞争等食品安全事件,均为目无法纪所致。企业是食品安全的主体,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执行各项质量安全标准,自觉遵章守纪,依法合规组织生产经营,这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本条件。 ”对于如何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刘佩奇提出,企业树立诚实守信、不欺不诈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到全社会对食品企业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最大的前提。

  此外,商务部部长助理在论坛上透露,商务部将继续建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打造全过程责任链条。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城市两级追溯管理平台,各试点城市按照统一采集标准,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的要求,在170个屠宰企业、10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3000多个标准化菜市场、1400多个大中型连锁超市、4400多个团体消费单位开展了追溯试点,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肉菜的可追溯。目标到“十二五”末,基本覆盖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则表示,将陆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解决我国食品企业小、乱、差、技术薄弱的一些问题。我国几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现在有能力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十几万家,未来准入的标准还会再提高、再严格,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的企业的准入条件。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国家质检总局也不手软。2010年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4.3万起,有5654家企业的604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