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小岗,识得沈浩
2010年新年刚过,中国聚焦小岗。大地的早春,注定属于广袤的农村。
10多天来,一如30多年前诞生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红手印”那样,小岗村的名字再次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新媒体,传遍大江南北。
不过,这一次是因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一个引领小岗致富奔小康的基层干部——沈浩。
其实,久仰小岗。那里附近,出过“平民皇帝”朱元璋。及至新中国,那里的人又敢冒“杀头”危险,为吃饱肚子实行“大包干”。也因此,小岗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发祥地”,英名远扬。
不甘现状的小岗,真会“来事”。这里的“泥腿子”,从来都是有脑子。
这一次,小岗出了个基层干部的模范,一个百姓的贴心人,一个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人曰:“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
走进小岗,拨云撩雾
进得小岗,住农家。与央视记者同一屋。男主人严德武,40岁出头,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的三儿子。
沈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一开始小岗村有人打他踢他而后又有数百群众两次按手印把他留下来?为什么在他猝逝后,小岗村人又给予他最高待遇,将他的骨灰葬在小岗?
一个朴实之谜。谜背后,莫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于是,全身心投入采访。对小岗农民弄出的事,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集中采访、单独采访、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一一展开。一个个动人故事随手可拈。
冬日的小岗之夜,寒风刺骨。夜里坐在被窝里整理采访笔记,但发现“杀根”的故事还不是太多。在小岗村健在的12位“大包干”带头人接受集中采访的座谈会上,也是收获不大。他们回答记者某些方面的提问好像还有遮遮掩掩。这些带头人多是见过大世面的,有的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想从他们嘴里敲出东西来?要动番脑筋啊。于是,半夜爬起来,与同行在小岗村头溜达,希望找些线索和灵感。
小岗之夜,静谧出奇。沈浩生前居住的宿舍就在马路旁。步行至此,顿感寂寥无比。想想沈浩在此生活了6年。一个从省城来的干部是如何度过的?这里一定有更多更感人的故事。
吃早餐时,房东严德武透露,沈浩刚来时挨过打。有了!有冲突才能显示沈浩的品格。于是,紧追不舍,终于从“大包干”带头人嘴里,巧妙挖出沈浩为小岗村追查集体资产不料遭到歹徒袭击等几个具有戏剧般冲突的故事。“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天天都有。”记者依此拨云撩雾,了解一个真实的沈浩。
寻踪觅影 “还原”英模
最早的素材里,很少提及沈浩妻子王晓勤。甚至有个别素材提及沈浩妻子时,也是以她与沈浩产生龃龉的方式出现,说她有城里人的“小资”情调,不支持沈浩的工作,形象有点“负面”。
为真实“还原”英模,一定要了解妻子眼里的沈浩。大家赶到合肥,几次接触下来,发现沈浩妻子王晓勤其实是一个真诚之人、善良之妻。只不过,她最不善表达对沈浩的爱。她把对沈浩的爱埋在心灵深处。想不到,沈浩突然离去,这种爱又像潮水般翻腾而出。
沈浩在小岗工作6年,写了9大本日记。一开始,记者们要看沈浩的日记,王晓勤不肯。她说,这是沈浩的精神财富,要留给女儿的。记者们说,何妨不把沈浩高尚的心灵公之于众呢?一番攻势之下,王晓勤同意了。原来,她是想“独享”沈浩。她太爱沈浩了。沈浩生前曾对人说:王晓勤是他的 “领导”,足见夫妻情深。
情到深处人恍惚。沈浩离世两个多月了,王晓勤还没回过神来。日前,王晓勤带着女儿与中央新闻单位沈浩先进事迹采访团的记者重逢,她向记者们讲述了与沈浩冥冥之中的很多对话,处处透露着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
或许,王晓勤曾经对沈浩也有“不解”,但她深深懂得: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淘沙拣金,聚焦亮点
“因为冬天,柔弱之水变得坚韧。”
感谢冬天。冬天能磨练人的意志。砥砺奋进的小岗,也无疑是个“冬天”,俨然一个大熔炉,沈浩于其中“熔炼”。
小岗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不厚,社会关系复杂。沈浩带领小岗人致富奔小康,“非常不易”。
这不易,换句话就是攻坚克难。
鲁迅曾说: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鲁迅提到过“民族脊梁”的人,今人看来,大概指的就是沈浩。至少,他是小岗村的脊梁。
这脊梁,为小岗村倾情燃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沈浩早有思想准备。“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淘沙拣金,聚焦亮点。沈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在迎难担责、开拓进取方面,似乎尤应关注,使之发扬光大。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夜诉小岗,等待红日喷薄而出,希冀小岗再铸辉煌,小岗人日子过得更加富裕美好……(记者邱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