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六载 于心无愧

时间:2010-01-05 09:10   来源:经济日报

  有小岗村民曾经跟沈浩开玩笑:“沈书记,你怎么越长越丑了?”

  可不是,沈浩越来越瘦,脸色黑黄,黑发是染过的,几绺头发搭在前额上。最明显的是他的嘴,一笑起来越发显得突出,褶子挤满了两颊。偏他又爱笑,见谁都乐呵呵的。

  心系乡亲,细雨润物悄无声

  小岗村民觉得,从沈浩嘴里说出的话,好听又柔软。

  2004年,村民戴世英的孙儿出生了,家里困难。沈浩知道后,掏出1000元工资送去,又几次送去奶粉。当年才三斤多的小不点儿现在壮实着呢,已上小学了。有一次沈浩摸着他的头说,“我的孩儿哟,都长这么大了。”提起沈书记,戴世英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我们的沈书记却没了。沈书记是我们的好干部。我们有困难,他自己掏钱帮我们办。”沈浩去世后,她从村委会要来一张照片藏在柜子里,想他了就摸出来看看,和沈书记拉拉呱。

  “有困难,找沈浩”,成为小岗村民的口头禅。

  沈浩常说,我们是党的基层干部,谁家有困难,就越要到谁家去。

  2005年的一个夏夜,已经躺下的沈浩被暴雨声惊醒了。“不好,徐庆山一家还住在危房里!”他一骨碌爬起床,拿起伞冲进雨中。雨中道路泥泞,鞋子陷到了泥里,他干脆甩掉鞋子,赤着脚跑到了村东头的徐庆山家。一进门,只见屋里四处漏雨,房顶上的泥灰直往下掉。“这里不能住,赶紧走!”安顿好徐庆山一家后已是半夜,等沈浩回到住处,全身都湿透了。2006年,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困难村民就搬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新小区。

  58岁的殷广勇,妻子智障,两个孩子年幼。得知殷广勇家困难后,沈浩送去钱、送去米、送去油,还给孩子们送去花生米、花生糖和水果。以后,不管有事没事,沈浩总要去殷广勇家看看。在他的帮助下,殷广勇家的危房被列入了拆迁安置计划,全家的低保被提到了最高档,大儿子免费进入石马小学上学。殷广勇逢人就讲,“沈书记比我的亲人还亲哪!”

  65岁的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沈浩知道后,把他送进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病好后又安排他在“小岗钢构”当门卫,一月能挣500多元。

  沈浩心细。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回忆说,2008年春节给殷广勇送年货时,大家站在门口说话,沈浩让村干部们站在西北角。回来的时候沈浩说:“他们爷仨穿得单薄,咱们站在上风头,可以稍微挡一挡。”

  看到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遗孀邱世兰的拐杖快烂了,怕老人摔着,沈浩特意从合肥买来了新的。

  看到小学门前的绿化带长高了,他嘱咐一定要及时修剪,以免阻挡司机视线,威胁到学生们的安全。

  看到邻村的孩子踩着烂泥来小岗小学念书,沈浩主动联系邻村,提出要为孩子们铺一条砂石路。

  小岗村民记得,每年大年三十,沈书记总是先在村里陪五保户、孤寡老人过完年,在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中才回家。到大年初四,人们又能见到他挨家挨户拜年的身影。

  大家都说,沈浩哪里像省城来的干部,分明就是咱小岗村人!

  一个人得到只言片语的表扬不难,难的是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一个人做一时一事的好事不难,难的是六年不图回报的坚守。

  谁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将谁放在心尖上。

  2007年除夕,邱世兰老妈妈一大早将沈浩堵在了门口,非让他去家里吃年饭。沈浩不想给她添麻烦,连忙说,“大娘,您的心意我领了,饭我就不吃了。”大娘拉住了他的手:“这可是我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你不去可不行。”

  这顿饭,沈浩记在了日记里。饭虽简单,却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编辑:焦莹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