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小岗“三问” 追寻农村改革起点的思考

时间:2010-01-04 11:00   来源:新华网

  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安徽农村考察。这是胡锦涛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关友江家院子里同村民们亲切交谈,共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题:小岗“三问”--追寻中国农村改革起点的思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郭献文、宋振远、蔡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记者来到农村改革的起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小岗村有两座“雕塑”,一座是新扩建的大包干纪念馆,一座是村民文化广场上石雕版的邓小平语录,这两座东西相望的“雕塑”无声地述说着改革先行者的辉煌。

  站在改革30年的新起点上,小岗人在思考,应坚守什么、发展什么、突破什么,小岗怎样才能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这其实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7月17日,小岗村村民缪夕清在搬运葡萄。近两年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有关专家的带动下,通过土地整合,发展特色经济,仅葡萄种植就达600亩,每户每年提高收入2000多元。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一问:“包产到户”给中国改革带来什么?

  8月下旬,记者刚走进小岗“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家,他便撂下一句话:“大包干”的历史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没有包产到户,农民就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就没有后来的发展!”

  说话时,严俊昌把双手扬得很高,仿佛两只手想同时触摸历史和今天。

  今日小岗,虽没有华西村的工业文明和街市繁华,但还是有几分“新农村”模样。这里不仅有自来水,有文化广场,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垃圾填埋场,有旅游场馆,有装上路灯的水泥大道和一排排新盖的两层小楼,间或还有三五辆停在路边的小轿车。

  不过,村头成片的葡萄架、蘑菇大棚和玉米地提醒记者:这里依然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

  如今,当初18位摁手印“包产到户”的小岗农民中已有6位离世。在寻访当年“大包干”带头人的过程中,记者深切体会到改革成果的来之不易。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勇曾潜心研究“包产到户”的历史:以包产到户肇始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世纪80年代确立之前历经30年斗争,有过无数坎坷,上至中央领导、省委书记,下到基层干部、平民百姓,许多人为之付出惨痛代价,真可谓一场革命性的历史大变革!

  今天人们对小岗农民冒着“杀头、坐牢”风险搞“大包干”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有两个问题不少人却并不清楚--

  中国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又为什么从小岗村突破?

  在“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家,老人家对两个问题的答案就一个字:穷。

  改革从农村开始,是因为农民太穷;农村改革选择从小岗突破,是因为小岗农民更穷。历史经验显示,改革往往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置于死地而后生,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安徽作家潘小平曾追寻小岗的“穷根”:凤阳处于江淮分水岭,非旱即涝,“乞丐之乡”的帽子由来已久,“凤阳花鼓”最早就是外出行乞敲出名的。

  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78年底。当年适逢大旱荒,生存的本能使小岗农民将个人安危和政治风险置之度外,在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鲜红的手印。结果小岗一年就越过温饱线,还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

  恰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也是1978年底。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说,全会的决定虽没有明确肯定包产到户的具体做法,但它所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为即将风起云涌的农村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改革开放当之无愧的历史转折点。

  最终是邓小平1980年的表态一锤定音:“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小岗改革迅速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力。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只相当于1957年,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70多元。经济面临崩溃和农村的凋敝,酝酿着改革的突破。

  回顾改革30年,许多人在思考:“包产到户”给中国发展留下什么?

  从农村看,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这一重大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中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阶段,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今天,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家庭承包制仍是必守的政策“底线”。

  从城市看,最先在农村推行的承包制,后来被普遍移植到企业改革中,直接推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全国改革态势。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的今天,无论是保障农产品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还是扩大消费,都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稳农富农。

  更重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改革确立了一条基本原则,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视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却连年丰收。农村学者毕美家感慨地说:“改革30年后,我们再看起源于小岗的家庭承包制改革,会觉得更有现实意义。”

  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小岗改革的“起点意义”都不会消失,改革创新的“大包干”精神永在!

  7月17日,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的师生在与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前右三)交流。今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热土。全国许多高校师生来到小岗村,走访大包干带头人,考察小岗村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增加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认识。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二问:改革先行者能否一路领先?

  小岗是改革的先行者,人们寄厚望于小岗。但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徘徊与困惑也一度困扰小岗人。

  正如2004年从省直部门下派小岗任村支书的沈浩所说:“想不到满身光环的小岗发展了26年,还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自来水还没入户,村委会负债运行,当时人均年收入刚过2000元。唯一的资本--名气,如‘小岗’‘大包干’也被人抢注了商标。”

  记者调研发现,小岗改革“先行”未能“先富”,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从历史原因看,在“大包干”解决温饱后,错过市场门槛较低的乡镇企业“发展机遇期”,没有完成从小农生产者到商品经营者的转变,被认为是小岗失去“先富”机会的根源之一。

  严宏昌感慨说,30年来他有两个梦:一个是已经实现的“大包干”。另一个是始终未圆的“工业致富梦”。他先后创办6个企业,但都因种种原因未成功。

  回想“屡战屡败”的办厂经历,严宏昌叹息说:“小岗人不敢闯了,失去了当年摁手印分田到户的改革勇气。”

  从乡村治理看,没有产生新型带头人的新机制,是小岗不能“先富”的又一根源。

  “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至今不能释怀: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很长时间没有一次党员会和村民会能开到尾,村委会改选一度无法顺利进行。

  从体制原因看,小岗其实是中国传统农区的缩影。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束缚,发展要素处于向城市“净流出”状态,这是发展慢的深层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评价小岗村,要注意两个标尺:一是承包制的历史性贡献。二是传统农村的发展水平。华西村全国没几个,小岗村目前在全国更具代表性。

  小岗突破曾创造中国改革的“历史高度”。但要求小岗创造中国改革进程的所有高度,则未免有些苛求。

  经济发展不外乎四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但目前在我国传统农村,四要素处于“净流出”状态,如农民工涌入城市、土地被征用或抛荒、农村金融失血、农民技术素质低。小岗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流,村内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区发展要素‘净流出’而能致富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坦言。如果不能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不能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转变落到实处,中国传统农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就很难顺利推进。

资料图片:安徽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三问:农村现代化路在何方?

  “大包干”后,中央领导曾说过“希望小岗敢闯”。村支书沈浩说,在全国推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小岗决心重振改革创新的“大包干”精神。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小岗人开始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2006年,严金昌把10亩承包地租给上海一家养殖公司,用于发展种猪扩繁基地。他还接受了公司聘用,成为养殖场管理者。目前全村出租或流转规模达到600亩。

  下派干部,催生小岗新的带头人,沈浩2004年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到小岗村任村支书。

  “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说,农村改革30年,小岗人自发摁过两次手印,第一次是1978年为搞“大包干”,第二次就是2006年为了留下挂职将到期的沈浩。面对98名小岗村民的签名信,安徽省有关部门领导感慨地说:“这么多农民主动要求将挂职干部留下,这在全省还是首例。”

  在严立坤看来,沈浩代表了“新型农村干部”。几年来,沈浩推动依法治村,虽遇阻力但没有退却;带着村民外出考察、整理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引资兴建基础设施……

  村庄兼并,实施“大村庄”体制。2008年初,凤阳县决定把周边的严岗、石马两村并入小岗,成立新的小岗行政村。借“大村庄制”改革之机,新小岗实行直选,刚任小岗村党委书记不久的沈浩又当选村委会主任。

  跳出了旧的生产方式和乡村治理模式后,接下来是如何在发展中寻求突破。而传统农村要发展,必须实现人才、劳动力、资金等发展要素的“回流”,怎么办?

  引进大学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2006年起,小岗从全国公开引进了30多名大学生。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发展蘑菇大棚,已带动村民发展大棚200多亩,亩收益过万元。同时,严德友辞去乡镇公职,利用资金积累回村租地发展180亩葡萄示范园,带动村民种植葡萄600多亩。

  农民自发筹建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小岗近些年经多次试验,先后成立蘑菇、葡萄等多个专业产销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

  小岗蘑菇合作社监事长苗娟说:“合作社正研究发展蘑菇加工储藏,解决季节性销售到常年销售的难题,让社员收益最大化。”

  今年以来,小岗专业合作社还拓展“融资”功能,设立社员互助基金,积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小岗葡萄合作社理事长严德友说,互助金是社员自愿筹资,然后通过互相担保,解决社员的资金急需。

  小岗的探索证明,“承包制+合作社+互助金+农户”模式,受到村民欢迎,被一些专家认为符合国情,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

  小岗人在做“现代农业梦”的同时,也在重新编织未圆的“工业富民梦”。

  2007年,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从上海再次回小岗创业,希望利用自己的节电设备专利技术创办新型企业。对比两次回乡办企业的感受,严余山看到了希望。他说:“2001年带钱回村创业,村民的反应是排斥,干部则漠不关心。这次归来创业,不少村民变成了追随者,就连县领导也几次登门交流,共同探讨农村办企业的新路子。”

  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说,从宏观看,促成小岗新一轮发展的大背景,正是中央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转变。2007年,小岗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2000元。

  记者离开小岗时,村里正请专家作总体发展规划。目前小岗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共识。沈浩说:“有了长远规划和长效发展的机制,不管以后谁离职,小岗都会保持发展的连续性。”

  如果说,小岗一度的困惑,也是中国农村的困惑;那么,小岗已经孕育的希望,同样也是中国广大农村的希望所在。

编辑:焦莹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