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对这部作品的评价
《人文颂》的文学本是一个好文本,基础很好,很扎实,看了这个本子以后让人有参与进来的冲动感,由衷地赞赏创意者的智慧和境界,执笔者的才气和学养,这是我对这部作品的总的评价。当然,要做到精益求精,还需要在细节上打磨和推敲。无论如何,这个文本都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试图用文学的形式、音乐的形式来呈现,难度很大。
我谈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作品的主题。
《人文颂》以人文精神为主题,要表现儒家活的东西,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认为抓到了根本,是非常好的思想,符合时代精神。也就是说,我们是要用当代的意识来诠释历史的东西,来诠释儒家的东西,用当代的意识把儒家活的东西、真正好的东西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确实不能搞成“庙堂之音”。如果搞成“庙堂之音”,我们就不会有志趣参与这件事情。《诗经》中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在“风”、“雅”里面,“雅”里面真正的精华更多的是在“小雅”里面。真正历千年而不衰的,是人民的东西,也就是民族性和人民性的东西。儒家思想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也是民族性、人民性的东西,而不是“庙堂之音”,如果我们要搞成“庙堂之音”,这个方向就错了,这个路子就不是时代精神的路子,不客气地说,就是倒退复古的路子。复古没有出路。所以,抓住儒家活的东西,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个认识是奠基性的,是一种清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现在确实不乏复古之声,有些学者很极端,好像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把儒家打倒了,一切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重新回归儒家之路。这样的看法,至少是太书呆子气了吧。《人文颂》用人文精神作主题,是点睛之笔,是整个作品的纲。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颂》在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以人为本颂”。这个主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还是未来的。
为什么说是历史的?
中国传统道德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这与西方社会“以神为本”的道德是截然相反的,因为与西方文化浓郁的宗教情结不同,传统的中国社会中道德就在人伦日用之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传统道德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真正的优势。这个观点,最早是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张先生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来阐述这一观点。孔子的学生问什么叫智,孔子答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意思是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敬鬼神而远之,可以说是有智慧。孔子实际上并不完全否定鬼神存在,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更关注的是世俗,强调人要更多地关注解决自己的事情,不是靠鬼神解决自己的事情,而是靠道德解决自己的事情。这句话明白无误地表明,孔子的道德观就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观,道德的终极标准在人,道德善的观念是从人这里推出来的,而西方的道德观更多的是从上帝那儿来的,道德的终极标准在上帝,至善标准是从上帝那里推出来的。
中国传统道德中以人为本的主题表现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格尊严。这和《人文颂》的题目完全是一致的。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儒家以人为本的道德,首先就是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格尊严,为了追求这种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甚至死去比活着更有意义,要当仁不让。
其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重人伦,也就是注重调节伦常关系。在先秦,就有孟子的“五伦”,“仁义礼智”的“四德”,韩非子也提出了“三纲”思想的雏形表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西汉人在仁义礼智四德基础上,加上了“信”,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又提出了“王道之三纲”的说法。在当时,这些内容都是分别论述的,到了东汉,官方在其道德经典《白虎通》中,才将这些内容集中起来论述,形成了“三纲六纪”(“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仲父、兄弟、族人、族舅、师长、朋友),之后,在“三纲六纪”的基础上,又逐渐演化出“三纲五常”,从此,“三纲五常”便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总纲”。“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就是《人文颂》演绎的“仁、义、礼、智、信”。所以中国传统道德以人为本的特点,实际就是重视“五常”。《人文颂》抓住“仁、义、礼、智、信”做大文章,完全是有深厚的学理根据的,并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其三,实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就是孔子说的“和为贵”。“三纲”也好,“五常”也好,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是要和为贵。
儒家以人为本的道德所包含的这三个特征,即注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注重伦常关系、特别是注重仁、义、礼、智、信,以及注重社会和谐,这三个方面在《人文颂》文本中,都是表现的主线,都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从而证明,《人文颂》的主创思想与主题,同古代先哲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是有所本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所以说这个主题是历史的。
这个主题为什么是现实的?
我们现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都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其实,这些关键词都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生动的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是什么?一个基本的方面,就是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所谓“中国实际”,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文化的实际。当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当中就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相结合。这个思路,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同样是适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文颂》表现的主题也是非常现实的。
这个主题为什么是未来的?
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其实都有一个不断地文化自觉和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包含着经济、政治的大发展,也一定包含着文化的大发展,包含着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没有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伴随整个现代化过程始终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圳致力于《神州和乐》,致力于《人文颂》,等等,都应该视为围绕未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从事的开创性工作。
第二,关于作品的主线。
《人文颂》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主线,是再合适不过的,题目选得好。儒家的思想非常庞杂,孔子以后就有很多流派,孟子以后流派更多,各个朝代都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到了宋明以后,变化就更大,儒道释三家又合流,很多思想并不是很纯粹的。儒家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今天在把握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时,需要认真思考、审视和甄别,把握不好,就会杂乱无章,就没有办法做出精品来。关键是抓好主题以后,要抓好主线。
“五常”就是《人文颂》真正的主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季羡林先生认为就是传统道德。为什么?几千年以来,世界上这么多国家,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这么重视和关注道德。在传统道德当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当中的核心,就是《白虎通》中提出的“三纲六纪”,他甚至认为“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和中国道德的精华。今天来看这个评价,说是“核心问题”是完全站得住的,说是“精华”,则需要甄别,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过了。“三纲六纪”是“三纲五常”的前身。张岱年先生曾说过,从“五伦”到“三纲六纪”,再到“三纲五常”,这个历史演进过程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这条演进线路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无论如何,从“五伦”,一直到“三纲六纪”,最后到“三纲五常”,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演进的一条中心线。因此,我们抓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抓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抓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演进的这条中心线。
这个路子大方向是正确的,关键是具体抓什么。《人文颂》抓“五常”的路子是一条正道,一点也没有偏离历史和学养的大道。“三纲五常”当中,“三纲”不是精华,而是糟粕性的东西,今天要抛弃。《人文颂》的选择是正确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条,在今天没有一条有积极意义,完全是糟粕。当然,“三纲”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做《人文颂》,完全可以不讨论“三纲”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但是“五常”的情况就不同了,“五常”经过甄别改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以“仁”为例。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即孔子说的“仁者爱人”,这就完全可以改造,可以改造成爱人民,爱人民有什么问题呢?
以“义”为例。义的基本含义就是正义,“义者,宜也”,翻译成西方的概念,“义”就是正义,就是公正,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公正,所以对“义”进行改造是没有问题的。
以“礼”为例。礼的内容中,糟粕性的东西要多一些,封建礼教,繁文缛节,都是要反对的,鲁迅先生当年在《狂人日记》里一针见血地揭露“礼教”是吃人的东西。但是,“礼”包含的两个内容,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发掘和改造吸收的:第一是要讲秩序,和谐社会需要讲秩序,现在我们社会当中很多问题都与没有秩序有关;第二是人和人之间要以礼相待,要体现礼仪之邦的德风。所以对“礼”的改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以“智”为例。智在儒家那里,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说的,更多地讲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这当然是今天我们要提倡的。从个人的道德成长发展的规律来讲,首先要有道德认识,然后才能提升为道德觉悟。所以对智的改造也是没有问题的。
以“信”为例。信,那就更就没有问题了,信几乎就是一个“共同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人和人之间要讲信,国家和国家之间要讲信的,当政者更要讲信。
由此可见,“五常”是完全可以从今天的认识层面来重新定义的。
《人文颂》扣住人文精神这个主题,抛弃“三纲”,抓住“五常”,再把儒家思想中其他好的东西加进去,就可以做到“纲举目张”,以小见大,通过“五常”这个“斑点”,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全豹”。《人文颂》的基本路子就是这个路子,完全是正道的东西,值得人们赞赏、支持和期待。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研究。“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核心问题,但在“三纲五常”中,真正的纲是“三纲”,“五常”是为“三纲”服务的,“三纲”是统领“五常”的纲领。我们现在抛弃三纲,只剩五常,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儒家的精华用什么来统领?由于“五常”是平列的,仁、义、礼、智、信都不可偏废,所以确实很难在“五常”中找出一个“统领”来。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论,有认为儒家更重仁的,有认为儒家更注重礼的,也有认为儒家是仁礼合用的,等等,但无论如何,《人文颂》不必介入这个讨论,而是注重仁、义、礼、智、信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这就需要《人为颂》找出既能真正作为儒家道德当中的纲领,能够把“五常”和其他内容统一起来,又是我们今天能够完全接受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的,它不是强加给儒家的,而是儒家真正的优秀传统,这就是《礼记·礼运》篇当中的“小康大同”思想,特别是“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既可以把这个思想看成是儒家的社会政治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国原始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康有为的《大同书》就是从这里来的,孙中山讲“天下为公”也是从这里来的。这个思想,是儒家思想当中最进步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国进步人士为之不懈奋斗;这个思想,和我们今天讲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相通的,是最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因此,可以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一段话拆分安排,作为《人文颂》的一个总纲,甚至可以用做开篇的话和结语。“五常”的目的是“和”,是“和为贵”。“和”的目的又是为什么呢?是天下大同。这才是我们社会追求的终极的社会目标和道德目标。我们要以人为本,人以“五常”为本,“五常”以和谐为本,最终以“天下大同”为本。有这么一个纲,整个人文精神的境界层次就上去了,我们文化的归属,既不是“人对人是狼”的社会,也不是“天国”和“极乐世界”,而是世俗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夏伟东: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