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殿堂的“中国之声”
我听到了不同于《黄河》的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交响乐作品。它的作曲技巧非常新颖,又照顾了普通观众的欣赏口味,这与当今世界的主流音乐创作趋势是一致的,让我耳目一新。
——普莱耶音乐厅、巴黎艺术城艺术总监爱努埃·昂德雷
需要“刷新”的,不止是儒家文化核心要义,还有西方观众对中国音乐创作现状的认识。
要知道,在素有“艺术之都”之称的巴黎,音乐无处不在,法国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之高更是举世皆知。尤其9月更是巴黎的演出旺季,几乎每晚都有高水准的演出在各大剧院上演。初出国门的《人文颂》能否得到认同,无疑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演出结束后经久不息的掌声证明,《人文颂》的艺术价值同样得到了肯定。在当今的世界音乐殿堂上,中国不能永远只有民族经典,更应该对接当代最先进的音乐技法,以新的作曲技巧和音乐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国在音乐上的崭新探索。
“在法国,我们很少有机会能欣赏到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但《人文颂》给我们打开了这扇门。”法国乐评人、《解放报》资深音乐记者艾瑞克说。
当晚演出结束后,巴黎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苏珊·拉蒙竖起了大拇指。“典型的西方交响乐曲式结构,加上了先进的作曲技法,《人文颂》的音程关系很新,对演奏者的技巧很有挑战。我认为,中国交响乐的创作水平已经可以和西方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