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颂》提醒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还是需要从古老的文化源头那里汲取生存的智慧,文化身份的苏醒与认同,对我们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或缺。
昨天,年轻的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33岁诞辰。昨晚的深圳金声玉振、鼓乐和鸣,被外界誉为“全球视野、国家立场、深圳表达”的大型儒家思想合唱交响音乐会《人文颂》在深圳音乐厅隆重举行。对这个不断积淀文化自觉的城市来说,它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场音乐会的本身。
将深圳经济特区生日这一个特殊的时点与《人文颂》结合起来,有着十分丰富的寓意。深圳较早地就明白,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核心竞争力不取决于GDP,而取决于文化,文化是最柔软的也是最有力的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既是《人文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转型时期摆在深圳面前的一道重要的文化命题,是深圳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一种文化使命与担当。
“仁慈之心,如同大地,包容人类成兄弟”,“诚信之贵,如同金石,光芒内敛却瑰丽”…… 这部具有恢弘之气、浩荡之势的合唱交响作品,从2006年策划开始,历经多次研讨、创作、增删、润色,数易其稿。它紧扣儒家文化的核心要义,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乐章,缀以序曲、尾声,匠心独运地以交响性音乐语汇与表现手法,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富有时代性和开拓性的诠释,着力展示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态度。
是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重新树立起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觉。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回答“何为真正的现代化”的问题,一味工具理性至上。这种过分崇尚工具理性的观念,已经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牺牲环境,缺乏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比如市场的功利性侵入伦理领地,导致伦理底线一次次被击穿;迷茫、焦灼乃至对他人利益麻木的情绪,更是成为现代人的流行病症……《人文颂》提醒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还是需要从古老的文化源头那里汲取生存的智慧,文化身份的苏醒与认同,对我们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或缺。
事实上,文化说到底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在西方,正是当年的文艺复兴肯定了个人和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对我们来说,也只有确立、发现并承认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才有可能找回文化的自信。正如《人文颂》曲作者、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王宁所说,《人文颂》的宗旨就是要弘扬中国特色的人文思想、儒家文化,尤其对人的人文关怀。儒家文化贯穿着人文关怀,首先是肯定人的尊严,彰显人的价值。
这种对“人”的尊重,也恰是深圳的最大魅力之一。33年来,深圳正是拆除了诸多建立在户籍、地域等等之上的身份樊篱,让平等、公正、权利、尊严等现代理念更多地进入文化母体,才让更多人的创造力得到迸发,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成就了城市的梦想。著名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来了,就是深圳人”,传递的就是一种贴心的人文体温,那当然也是《人文颂》的体温。
值得一提的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邀请,《人文颂》将于今年9月21日“国际和平日”当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演出。这无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又一重大标志性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文颂》从深圳走向世界,将为深圳带来新的文化气象;它所承载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提升中华文化的能见度,让真正的中华文化被世界更多地“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