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愿望:培养好科技领军人才;始终低调:不同意称他为“导弹之父”——钱学森喜度96岁华诞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今天喜度96岁华诞。
在昨天(10日)由科技日报召开的研讨会上,他通过学术助手涂元季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望:“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要办好。”
涂元季向人们介绍了钱学森近况:钱老的身体还好。过去的一年,钱老虽然伤风感冒过,但一直在家里,每天还能看点文章,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
生活是平静的,但是钱学森的头脑中却不平静。钱学森“成天思考的”“念念不忘的”“忧虑的大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科技领军人才。而这也正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目标: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钱学森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郑哲敏院士是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带的中国研究生之一。他回国之前曾问钱老,自己的专业是高端技术,只在国防领域有用,回国后能为国家做什么。钱老说,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国家也许用不上,但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句话使他毕生难忘。
与钱学森相识60年的中科院院士庄逢甘清楚地记得,钱学森早在20多年前就多次强调“自主创新”,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庄逢甘激励年轻人的名言。
随着钱学森年事日高,他更加念念不忘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2005年7月29日和今年8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看望他时,他当面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
“欧洲是先有文艺的发展后有科学的发展,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只要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完全可以在文学艺术与科学上都超过外国。”晚年钱学森的观点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与热情报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钱学森谈及自己的贡献却极为冷淡、极为谦虚。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可以说,没有钱学森,就没有中国的航天事业。然而,他对于别人给他的赞誉,总是说:“我不敢当!”
“钱学森当时如果不能回国,我们也会发展导弹、原子弹这些尖端技术,但绝对不会这么快!”梁思礼院士代表了众人的观点。但钱学森却认为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决不是个人所能取得的,他所干的不过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我只是沧海一粟!”在与别人的书信中,钱学森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他一向反对人家称他为“导弹之父”。他说,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的研制,但无人称爱因斯坦为“原子弹之父”。“在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
纪念钱学森96岁华诞,我们再次为他的人格魅力而感动,为他的高风亮节而敬佩。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记者吕贤如)
相关链接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9年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留美从事火箭研究,1955年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此后,他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起步。迄今,钱学森已为祖国工作了逾半个世纪,1991年和1999年,他先后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