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抚顺市

时间:2012-05-23 16:34   来源:辽宁省政府网

  【自然概况】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西长151公里,南北宽138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辖3县、4区和2个开发区,其中市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224.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1.1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7.8万人,农业人口77.4万人。抚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是以能源、原材料、石化工业为主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有较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年均水资源总量32.3亿立方米,全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433立方米,居全省第3位。发现矿产52种,已开发利用24种,主要品种有煤、铜、铁、镁等。全市有林地73.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5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6%。全市有星级宾馆22家;旅行社38家;A级景区7处,其中4A级景区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个。主要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有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清陵第一陵永陵,清朝第一座都城赫图阿拉城;有曾经改造过末代皇帝溥仪和日本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有蓄水量达21.8亿立方米的大伙房水库及以它为依托形成的萨尔浒风景区;还有极具特色的元帅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猴石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有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雷锋纪念馆。抚顺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综述】

  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3.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66万元,比上年增加2705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22.7亿元,增长11.9%;林业产值4.3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21.8亿元,增长7.4%;渔业产值4.7亿元,增长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00万元,增长7.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1.9亿元,增长34.2%;实现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6.0%。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5亿元,增长30.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4亿元,增长12.2%。全年出口总额4.1亿美元,增长63.6%,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完成各项税收收入48.6亿元,增长1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增长22.4%,其中市本级实现9.7亿元,增长2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9亿元,增长21.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7.9亿元,比年初增加43.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0.7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全市10家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9亿元,增长17%。全年支付财产险赔款金额1.2亿元,人身险给付和退保金额0.6亿元。

  【国企改革及工业经济】

  全年完成58户国企单位改制,一些改制企业通过增量资金的注入盘活了存量资产,显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转。其中,小莱河铁矿产值比上年增长2.8倍,永茂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产值增长55.8%,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增长81.1%,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增长56%。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增长16.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4.1%。技改力度加大,完成技改投资43.5亿元,增长44.8%。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40万吨/年酮苯装置、特殊钢公司模具钢替代进口、新抚钢公司1.3万立方米制氧机组改造、辽电35万千瓦一号机组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抚顺石化公司3000吨/年催化剂、辽电二号机组等一批重要项目进展顺利。

  【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经济】

  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新建各类种养业园区88个,中药材、山野菜、地栽香菇、棚栽食用菌的栽植面积分别增长10%、15%、10%和14.3%;订单农业4.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万公顷;鲁洲淀粉糖、达亨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9.3万农户从中受益,人均收入1500元。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税费改革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16万公顷,增长14.4%;粮食总产量51.7万吨,增长19.4%,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建设】

  积极运筹政府财力,完成城建道桥投资4.2亿元,增长91%。改扩建道路116条、桥梁8座,面积140万平方米,增长141%;更新“三供”管网14.6公里、排水管网55公里,维修和新建路灯760座。前甸通道、三宝综合立交桥、浑河大桥至和平桥2.6公里快速路、和平桥南立交、浑河大桥南立交、海新桥至天湖大桥快速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城市东西出口及部分城市主干道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新城路、临江路及将军街改造等一批利民便民工程全部竣工。城区植树122万株,成活率达95%,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初见成效。居民小区的硬化和绿化水平有所提高。詹家河至鲍家河口1.2公里、抚西河至詹家河3.7公里的城市防洪工程分别竣工和完成主体工程收尾,东洲河等7条重要支流完成堤防建设10.7公里;浑河干流大型拦蓄水工程高阳橡胶坝主体完工,城市水面总量达到650万平方米,增长30%;关山湖水库正式向东部石化工业区供水。加大违章建筑和露天集贸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强道路挖掘和环境卫生管理,取缔市区机动三轮车,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增长33.3%;实缴税金9.8亿元,增长19.2%;新增从业人员2.8万人,增长6.6%。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步伐加快,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已达26户。罕王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哥俩好”成为全国驰名商标,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注入资本3.3亿元参与17户国企改制,盘活闲置资产10亿元。民营资本投入技改资金15亿元,新建和改造项目88个,新增产值60亿元、利税8亿元。

  【社会保障及城市就业】

  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力度,完成各项保险扩面10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扩面1.3万人,增加4000人;收缴各项保险费15.4亿元,增长8.2%。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及时支付,特别是持续实现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万人,占非农人口的11.04%,发放保障金1.38亿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7.3万户城乡贫困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广开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0.9万人次。

  【环境保护和旅游事业】

  全市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通过开展西部“蓝天白云”行动,重点治理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厂、辽宁鑫和钢铁公司等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使全市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9%、14%和0.6%,COD排放量下降3.4%。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70%的天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大伙房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体标准。在60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中,有11家企业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浑河支流综合整治,对海新河和抚西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继新宾县和清原县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后,抚顺县和顺城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试点。龙岗山自然保护区、猴石自然保护区、三块石自然保护区、浑河源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旅游事业成果显著。全市旅游市场以清永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和红河峡谷漂流的开通为契机,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为重点,特别是借助沈阳客源市场,把抚顺清前史迹产品与沈阳清文化产品相链接,倾力打造“一宫三陵”品牌,加快了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5%。

  【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6%,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外贸自营企业出口3.3亿美元,增长7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037万美元,增长36.9%。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6个,比上年增加13个,合同金额1.07亿美元,下降2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78万美元,下降43.8%。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27个,合同金额3200万美元;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3100人,增长29.4%;对外经济合作扩展到26个国家和地区。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2004年末,全市公路总长度3 447公里。全年货运总量4 373万吨,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1 890万吨,增长10%。全年客运总量2650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2 022万人次,增长2%。全市有公共汽车线路58条,长途客运线路358条;拥有公共汽(电)车1281辆,出租车4535辆。邮电事业快速发展。20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万门,比上年末增加5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亿元,增长14.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78.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63万户,增加12.5万户;互联网络用户34万户,增加1万户。

  【2004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

  风情旅游节于8月27日在抚顺北站广场隆重开幕,于9月27日在抚顺剧院胜利闭幕。本届满族风情旅游节由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人民政府主办,并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代市长刘强为主任的组委会,由市旅游局、文化局、体育局等牵头单位共同负责各项主体活动的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风情旅游节是集旅游、经贸、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庆活动,以清永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充分展示满族风情为主题,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旅游节期间举办了抚顺市经贸招商洽谈会,全国百家旅行社总经理启运之旅——抚顺行,2004中国(抚顺)百姓生活游,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揭碑仪式和2004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开幕式专场文艺晚会——《满情·满韵》、满族歌舞大型展演等多项活动。来自美国、法国、奥地利、荷兰、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名客商,国内旅游商近百人,50名海内外满族知名人士及知名学者60多人,参加了节庆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和旅游、经贸洽谈。旅游节期间与外商签订23项投资合作协议,合同利用外资额4 290万美元,国内投资总额3.8亿元,对外贸易额2800万美元。全国百家旅行社总经理参观考察了清永陵、红河峡谷漂流、三块石等重点旅游项目和10条精品旅游路线,与全市43家重点景区(点)和旅行社进行对接,建立输送游客的合作关系,签订了输送和互换游客10万人次的协议。

  小资料:

  清永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4年7月1日晚8时,在中国苏州市规划展示馆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辽宁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坐落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清永陵。清永陵是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的祖陵,是努尔哈赤六世远祖、曾祖、祖父、父亲等人的墓地陵园,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努尔哈赤于辽阳建东京城之后,于城北羊鲁山建造陵寝(后称东京陵)。1643年(后金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尊赫图阿拉为“兴京”,赫图阿拉祖陵则称兴京陵。1659年(顺治十六年)更兴京陵为永陵,意在江山永固、帝业长久。1979年10月1日,永陵正式向国内开放。1987年永陵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永陵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较完整的封建帝后陵寝建筑群,整体建筑由陵前参拜道、下马石碑、前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几部分组成。在建筑形式、布局、造型、工艺上都独具特色。

  清永陵是建于明朝末年清代皇帝的祖陵,开创了清帝陵寝建置的先河和陵寝规制的样板,为后世陵寝建置的规范、完善奠定了基础。清永陵吸取了明帝陵的规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具有清帝、后陵的资格,却无“正式帝、后”陵的华贵,是清代帝、后陵寝的特殊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民俗特点。

  (张 普)
编辑:王文英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