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积蓄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后劲。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资源环境等约束越来越大,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传统社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省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基础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实现全面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历史性难题基本化解,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这两块“短板”逐渐拉长,为实现全面振兴铺平了道路;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为实现全面振兴营造了良好氛围。经过“十二五”时期的继续努力,我们应该而且能够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但还要看到,我们在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更要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辽宁自身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将使我省加快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
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辽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好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必须力求速度与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力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有机统一,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力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有机统一,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力求强省与富民有机统一,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振兴以来平均水平,不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绿色的生产消费模式初步确立。
——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关键在于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使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切实把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到集约发展、协同拉动的轨道,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把社会建设重点转换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的轨道。
——加快推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的经济转型,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物质资源、科技、人才、管理共同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以消除体制障碍为重点的体制转型,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性弊端和制度性障碍,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