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步步走向最终胜利之际,日本上空密集出现同盟国的飞机。这一次,从天而降的并不是炸弹,而是多达数百万份的日文传单。传单上印着一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件——中美英三国于7月26日共同发表的《波茨坦公告》(苏联随后宣布加入),它标志着同盟国对负隅顽抗的日本战争狂人发出了最后通牒。
今天,距离《波茨坦公告》发表整整70年。历史的脚步已经远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人们继续纪念《波茨坦公告》,其意义却不止于史海钩沉。这份文件并不仅仅是一份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妄欲征服世界”“穷兵黩武”的本质作出了准确定性,对战后领土安排、战犯处置以及实现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都有明确规定。回顾历史,《波茨坦公告》同《开罗宣言》等文件一道,为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了法律基础。
然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在当年因接受《波茨坦公告》而摆脱战争桎梏的日本,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份文件的权威性心怀恪敬。换言之,在一些日本人心中,二战后的和平国际秩序并不是不容碰撞的刚性制约。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日本传出了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定性的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尽管日方后来就此展开“公关补救”,但人们只要对东京方面近几年在历史认知、修宪、与邻国领土争端等问题上的表现略有观察,就不难看出,日本政坛确有一些人对《波茨坦公告》抱有明显的抵触情绪。
违背国际公理正义的恣意妄为,是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的。
“禁止反言”是国际法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则,意为当事人不得否认自己先前已经确认或者以行为加以肯定的事实。与此同时,日本宪法第九十八条也明确写道“日本国缔结的条约及已确立的国际法规,必须诚实遵守之”。在接受《波茨坦公告》这一点上,日本政府昔日的承诺是清楚的。除《终战诏书》之外,1972年9月29日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日本政府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有关立场。1978年8月12日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再次对这一点予以确认。由此足见,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在弱化《波茨坦公告》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并试图借此否认侵略历史、突破战后国际体制,就是违背国际法,也是违背日本自己的宪法。对这种威胁和平、悖逆正义的事情,日本广大民众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是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的。
1943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谈到,同盟国的根本目标是为使“未来世界和平得到合理的保证”,这“并不意味着消灭德日意的人口,但它的确意味着这些国家以征服和奴役别国人民为基础的那种哲学的毁灭”。二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国际社会共同维护《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的权威性,共同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对日本消极动向保持警惕,从根本上说,正是在防止那种给人类带来无尽灾难的哲学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