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埔精神 两岸共同财富

2019年05月29日 15:08:0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创立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已成历史,但并未走远。海峡两岸、港澳和海外,黄埔军校校友及其后辈仍为“黄埔人”而自豪,并成立了同学会、校友会等组织,追述那段荡气回肠的岁月,致敬那些铁血雄风的英灵,纪念传承岁月沉淀出的黄埔精神。

  黄埔精神是什么?在近日于贵阳举办的第十二届黄埔论坛上,与会者从各自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说,黄埔精神是“爱国、革命”,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能承载历史上的国共两党合作,才能体现中国人共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黄埔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不朽的生命力,当下,黄埔精神是促进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馆长杨琪在研讨会上表示,不同时期各方对黄埔精神的概括不同,比如“牺牲、团结、负责”,东征时期的“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北伐时期的“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但这些的实质都是“爱国”,爱国的精神一脉相承,从未改变。“黄埔”是两岸共同认同的价值符号,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2017年在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高雄大学和台湾大学都举办了展览,让年轻人有机会认识黄埔军校,了解黄埔精神。

  杨琪介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自1996年起采访了百余位黄埔校友,记录了他们的口述历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黄埔精神书写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史诗;今天,黄埔精神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两岸的感情桥梁。

  泰国黄埔校友总会理事长陈鸿彰从历史角度理解黄埔精神。他说,抗战时期,泰国三千华侨青年翻山过海回到祖国投身抗战,他们有的报考黄埔军校,有的在中国作战,有的受训后返回泰国抗日,抗战胜利后,幸存者只有300多人。陈鸿彰认为这些铁血青年赢得了泰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也成为几十年来泰国对中国侨民一直友好相待的基础。陈鸿彰说,为了民族国家奋斗牺牲就是黄埔精神。

  台湾劳动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武郎认为,黄埔精神就是中国精神,是展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当下传承这种精神,需要多设计体验式活动,让青年有兴趣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历史,了解身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和精神,了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保障人民生活、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容易。中国大陆有足够的吸引力、包容力能凝聚起台湾赞同统一的民意,促成和平统一的目标达成。

  当下,海峡两岸皆记录传承着黄埔的符号。大陆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和潮洲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旧址承载着军校历史;1950年国民党在高雄凤山复办“陆军军官学校”,保留广州黄埔军校创办时的标语:“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这所学校至今仍为台湾高等军事院校,台湾陆军军官大多毕业于此。

  一所军校,凝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风雨,连接了海峡两岸的记忆和情感,呈现出中国人爱国奋斗的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全志强]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