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5月20日电(龙章榆) 最近,位于贵阳市互联网金融特区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好消息不断:交易所会员数量从不到60家增加到如今的3000多家;交易额达到数亿元且正在不断增长……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副总裁朱国辉看来,取得的成绩与贵阳市的大数据安全土壤密不可分。
2015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作为全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流通平台,解决数据流通过程中的隐私、确权等安全问题,成为交易所生存、发展下去的首要任务。
“好在贵阳对大数据安全事业有提前规划,交易所依据贵阳在大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通过创建会员保障机制、定制化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标准、规范、交易制度等措施,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所内大数据交易流通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了交易所平稳运行。”朱国辉说,对交易所在贵阳不断发展壮大,很有信心。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以来,贵阳把“安全”作为发展大数据的重要保障和方向,坚持大数据发展与安全并重,在立法、产业规划等方面先试先行。
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建成、网络安全综合指数城市排名前列……一座由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制度体系搭建的大数据安全防火墙正在形成。
编织数据安全制度密网
“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403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0270亿美元。而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约7.6ZB增至2025年的48.6ZB。”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海量数据的聚集给大数据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同行,发展大数据,数据属权模糊、数据管理欠规范,大数据安全需要保障。
对此,贵阳开启了顶层制度的规划探索。2018年10月,《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部聚焦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安全保护、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活动的地方法规。
《条例》对立法目的、大数据安全及数据概念、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安全保障、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范。
与此同时,对公众关心的数据泄露和被窃取、篡改等内容,《条例》专门对安全责任单位采取安全措施的原则、落实大数据安全保护责任,采取数据分类、备份和加密措施,增强大数据系统安全功能配置,存储和销毁数据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在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看来,贵阳率先在全国开启大数据安全立法,直击大数据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推动大数据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实际上,并不只有《贵阳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17年5月,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实施;2018年10月《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发布……贵阳在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体系的道路上,脚步一直未停,正致力于让大数据安全有章可循,在筑牢数据安全防线的前提下,深化大数据“聚通用”,让大数据发展更有底气。
筑起大数据安全产业集群
4月22日,全国首个融媒体数据安全实验室在贵阳揭牌。按照规划,融媒体数据安全实验室(贵阳)将构建全国首个融媒体安全体系、建设全国首个融媒体安全靶场、发布全国融媒体安全研究成果等,为融媒体中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贵阳率先开启在融媒体数据安全领域的探索,迅速成为全国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又一大数据安全领域的创新在贵阳出现并不为奇。
2016年,贵阳将大数据安全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形成大数据安全产业““1+1+3+N””总体发展规划思路,在制度创新的同时,瞄准大数据产业线,率先全国在大数据安全产业领域迈开探索的步伐。
规划计划打造一个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建设一个国家级大数据及网络安全靶场、建立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监管保护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与应用示范中心并构建多个大数据安全应用平台,促进大数据安全产业聚集,形成一个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
随着规划逐步落地,贵阳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初具规模。目前汇聚40余家企业和机构,已与50余支攻防演练团队,以及和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贵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及一些国家安全研究机构在内的2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融媒体数据安全实验室,正是从这片土地破土而出。而放眼望去,不止于此: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一期正式建成、“九大体系首创”和“十大技术创新”先后诞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大数据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数据安全产业在贵阳形成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贵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还在不断加强示范区的工作,计划到2020年,实现引进100家大数据安全企业、大数据安全产值突破百亿的“双百”目标,形成大数据安全软件、硬件、服务、应用4大产业集群,争取向千亿级产业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