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记者随两岸新闻媒体联合采访团,采访了我省苏中苏南多家台资企业。一路上,记者看到江苏台企在转型升级的路上越走越顺畅,听到许多台企在永续发展中履行社会责任的动人故事。
康翔铝业(泰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我们已全部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铸造、加工及涂装设备,按照TS16949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进行全流程管理,保证生产过程各环节无缝对接。”公司总经理张博钧介绍。
汽车轮毂生产中的抛光、涂装等环节,会不会产生安全和环保等问题?张博钧说,早在2009年前后,他们已投入500多万元搞技改,省却了抛光环节。轮毂不抛光,不会产生粉尘,安全不成问题;不抛光的轮毂,由于在时尚化和个性化上做足了文章,大受消费者欢迎。他们同时还采用了真空电镀进行涂装,污染大为减少。目前,康翔铝业生产的汽车轮毂大部分为中高档轿车专用,95%以上出口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
无锡东元电机有限公司的转型升级,则是另一种探索。
电机内部的线圈缠绕自动化程度不高,无锡东元仍然使用机械和人工合力完成。为什么不用自动化代替人工?总经理曾耀元告诉我们,一方面,公司产能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扩大再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大幅度裁减员工势必影响他们的就业,公司不能置员工的利益于不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东元公司也在为未来的转型升级积极筹谋,公司内部不仅成立了一个全球研发中心,5月份公司还投资3750万美元成立了无锡东元精密机械公司。
东元公司高飞鸢协理说:“新公司设备在安全、环保、节能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均处在世界前沿,2020年公司产能将增至年产120万台,是现在公司产能的三倍。”高飞鸢指着堆放在一边的电机介绍,这些电机有三台马达是出口新加坡的,用于隧道排烟;有两台准备出口中东地区,用途是石油挖掘;还有一台出口欧洲,主要用于水利工程。
像康翔铝业、东元电机这样的台企在江苏还有许多。省台办主任杨峰介绍,截至今年3月,江苏累计批准台商直接投资和经第三地转投资项目超过2.5万个,实际到账台资超过670亿美元。江苏台企500强中,超过九成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2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500强台企总资产规模超过5700亿元人民币,总利润规模超过460亿元人民币。
在苏台企在积极适应新常态,强化研发,创建品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吸收劳动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苏台两地交流合作的同时,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许多台企正在把关注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公益。去年2月在苏州成立的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就是一个典范。
理事长王黎明博士告诉记者,基金会借助明基友达集团旗下明基医院的医疗优势,将“生命健康领域”确立为基金会深耕重点,主要开展伤残病患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关爱和照料辅助公益性项目。
基金会有个“中途之家”项目,这是一个帮助脊髓损伤人群走出家门、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项目。第一期活动中有一位病友周琼,她嗓音甜美,人又漂亮,年轻时追求者众多。10年前她晒被子时,不小心从六楼摔下来,从此瘫痪在床;积蓄用光了,她跟母亲靠着低保相依为命。周琼变得脾气古怪暴躁。周妈妈70岁了,照顾她越来越力不从心,老人家甚至想到过自杀。
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让周琼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把周琼接到康复中心,医护人员一次一次教她康复训练的技巧,甚至把操作过程拍成DV帮助她和妈妈掌握要领。现在的周琼,阳光开朗,不仅可以自己制作销售手工制品,还成了基金会的志愿者,帮助那些跟她有类似遭遇的人。
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成立一年多来,已开展2次灾害援助、7个公益项目,举办120多次公益活动,直接受益人群多达5000人次。在“第四届中国公益节”上,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获评“2014年度最佳公益创新奖”。 本报记者李宗长
原标题:经济发展和社会履责齐晋级 江苏台企奏响动人“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