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本市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老一辈作曲家黄准充满激情地讲述了她牢记毛泽东“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教导,“从1947年以来创作的100多部影视音乐,都经过体验生活的经历。有了生活,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然而,“要创作,先下生活”的传统,如今正在悄悄弱化,作曲家们“没钱没时间”下生活,关进个人小天地闷头写作正在成为常态。因此,建立作曲家深入生活的鼓励机制,已显得非常重要。
深入生活 灵感泉涌
黄准的创作历程确实令人颇有感触。为给《新儿女英雄传》谱曲,她到白洋淀地区体验生活;为创作《蚕花姑娘》的音乐,她又与蚕农们一起养蚕;为写《燎原》音乐,她甚至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矿井深处;为了创作《红色娘子军》音乐,她三赴海南岛,喝过万泉河的水,钻过五指山的密林。如此真切的生活体验,让黄准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也采集了大量的素材,更让她尝到了灵感泉涌的甜头。因此她说:“每次创作,只要有可能,我都要去体验生活。”不过,作曲家们如今要下生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作曲家都在从事职务创作,接到创作任务,只要提出合理的下生活要求,天南海北任你行,尽管条件相当艰苦,乐趣却在其中。但是,在音乐创作社会化的今天,作曲家们各有任职身份,除有特殊约定,要申请经费和创作假去下生活,还真是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