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对于薛刚来说,这个数字每一次增加,他都会伤感一阵,因为这意味着留在世上的那场战争的亲历者越来越少。
薛刚是一名记录抗日战争老兵口述历史的志愿者,参与寻访、关怀过300多名抗战老兵。每次听老兵们讲述战争经历,他都会惊讶于老兵们因战争而改变的人生。
给薛刚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邱大明。1937年,这位国民党军人因为参加淞沪会战与新婚5个月的妻子刘泽华失去联系,从此天各一方。60多年后,邱大明的朋友给他介绍老伴儿,他发现居然就是当时的妻子!
他们的经历是传奇而又幸运的,但还有很多的老兵因为这场战争失去了亲人,远离了家乡,甚至自己也战死沙场。
“在成为一个军人前,每个老兵也拥有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战争的爆发意味着他们加入到了民族存亡的洪流中,从他们身上看抗日战争,既是铭记历史,也是尊重老兵们的荣誉。”薛刚说。
从2004年到现在,寻访老兵志愿者从当年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几万人,而薛刚走访的足迹也印在了当年炮火横飞之处,很多老兵的故事也因为薛刚这样的志愿者才逐渐被人所知。
如今,整个中国社会形成了重新认识抗战正面战场的一股热潮,也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像薛刚那样寻找和关爱健在的抗战士兵。
薛刚曾是志愿者组织“关爱抗战老兵论坛”主要参与者之一,类似的组织还有好几个。薛刚认为,关注抗战老兵有三个核心要素:寻访和发现那些还不为人知的抗战老兵,认可他们的功勋;人文关怀,既包含物质上的资助,也包括临终关怀和情感关怀,比如让老人重返战场、组织战友重聚重返母校、帮助老人寻找家人等;让亲历者来讲述当时的历史事件,还原一个宏观背景下的微观事件。
“做好记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因为很多老人能再完整叙述一遍历史的机会已经很少了。”薛刚说。
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的薛刚从小就对抗战历史感兴趣。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志愿活动以来,他从中发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细节,一个个老兵讲述的背后就是一个宏观的抗战史。
据薛刚介绍,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人在做口述历史工作。作家方军多年坚持采访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八路、老国民党抗战将士和侵华日军士兵;知名媒体人崔永元制作了平民化抗战纪录片《我的抗战》,并在筹划“口述历史博物馆”;战史作家余戈甚至可以梳理各类战争资料、新闻通讯、亲历者回忆等资料,将一场战争还原到按小时计。
“口述历史有很多方式,编年体、以事件为中心以及以人物为中心,抗战史跨越了中国灾难最深重的一个时代,所以我们主要是按编年体做的。”薛刚说。
随着关爱老兵志愿者逐渐从最初的小部分人扩大到包括政府官员、演艺明星、外企白领在内的多个群体,发现老兵的数量和几率也在这几年达到高峰。薛刚说,全国范围内已发现抗战老兵的数量有2000到3000人左右。
不过,正如一句形容老兵的话所说,“他们的时间是按天算的”。薛刚这样的记录者也在和时间赛跑。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