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好男儿”从雪峰山走向抗日战场 重访黄埔军校武冈分校

2015年06月16日 15:00:00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本报记者 黄旻

出武冈老城向东,跨过资水,来到青翠葱郁的武冈二中,这里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的旧址。

从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间,共有23052名热血青年陆续从这里毕业,走向抗战前线。在当年被作为印刷厂和弹药库的法相岩溶洞的顶部,学生书写的“好男儿杀敌去”6个红色大字至今依然清晰醒目。

迁校:从武汉到武冈
  
抗日战争前夕,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主要任务在于,轮调在职军官和军士实施短期训练。李明灏接任分校主任后,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开始在学校大量培养速成初级军官。按照中央军校期别,从第十四期起分校开始招收青年学生,按初级军官的标准予以正规教育(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

1938年秋,南京、南昌相继沦陷,日军大举进逼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迁至湖南武冈,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后称为武冈分校。

随李明灏来武冈办学的教官有少将16名、上校27名、中校8名,第十四期、十五期总队同时在武冈建立。据第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刘公武回忆,他“带着从武汉招考来的部分第十五期学生,从武昌搭火车到湘潭易家湾,然后徒步到的武冈”。

作为军校,武冈并非当时的第一选择。奉命后撤的武汉分校本计划迁到邵阳,后来发现武冈祠堂、庙宇、院子多且容量大,“每个祠堂有大厅可作教室,有宽房可作寝室,祠堂外面有空场可作基本操练。大的祠堂能驻两三个队,小的也可驻一个队,适合教学”,便在武冈停留下来。

开始,第十四期和第十五期两个总队都集中驻扎在武冈县城的各祠堂,不久又招考了第十六期,分驻高沙镇。一时间,武冈成为活跃的抗日后方阵地。

消失的建筑
  
分校初到武冈时,法相岩周边一片荒芜。1939年春,李明灏率军校师生建成部分校舍,校本部及办公处、教育处、总务处、机械处等校属机构随后迁入。整个分校本部占地约60亩,曾经拉起警戒网,里面有烈士陵园、办公楼和练兵场。

据载,地面上的校区被土墙围护圈着,有两重校门,四道岗哨;地下是四通八达的法相岩溶洞,地下印刷厂由校门外太保洞口入,军火弹药库的入口则在校内花乳洞。

分校中心位置的主要建筑布局为:一字排开的中正楼(居中)、应钦楼(居西)、崇禧楼(居东),这是校长及校本部将校的办公楼;应钦、崇禧两楼前对称分布的6幢平房,是子弟学校——和平小学的教室;从中正楼往后走约两百步,即可到中山堂;中山堂前有两个八角亭,亭子前面空旷处建有第二分校公墓。整个建筑群以西的宝方山上建有碉堡。

然而,除了大庑顶外带四个攒尖顶角楼、砖木结构的中山堂,之前的平房、楼房、公墓、亭子,如今都只能在一张复原图上看到了。

1945年10月以后,随着战事结束,武冈分校撤销了警戒。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不论是这里的建筑,还是任何看得见的遗迹,都在岁月中逐渐消亡。

中山堂的幸存与遗憾
  
穿过武冈二中的教学楼群,第一眼就能看到被百年老樟树掩映的“穿插枋木构架”老青瓦屋顶,那便是中山堂的所在。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73年来风貌依然。

1941年3月,中山堂破土动工,两年后竣工。武冈市文物管理局局长肖时高告诉湘声报记者,武冈的中山堂是黄埔军校本校和12所分校中唯一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旧址建筑。

中山堂坐北朝南,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1300多平方米。楼分三层,因地势南高北低,从正面看只见二层,背面则可见三层。

走进中山堂一楼的中厅,孙中山画像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训词映入眼帘。画像两旁,有5排带凹槽的木条,据说曾嵌满烈士遗像、牌位。

沿屋后木梯上三楼,正厅后墙有一块镶嵌在墙壁里的石碑,走近才发现它表面的文字已基本被凿毁,仅能模糊地分辨“二分校”、“为纪念”等几个楷书阴刻的字。资料显示,这石碑记述的是“二分校情况及中山堂修建始末”,“由周用吾撰额,军校少校秘书郭池孙书丹”。

民革武冈市委原主委邱少华谈及此,很痛惜,“这是人为毁坏的,看得见伤痕。应钦楼、崇禧楼在教育用地建设时被推倒、铲平,抗战烈士公墓也不复存在,无可考证,这些伤害得更加彻底。”

第二分校撤并成都本校后,中山堂在洞庭中学(原军校子弟学校,设在校本部外的许家大院)改称武冈二中后,曾用作学生宿舍、医务室、党员活动室、校史陈列馆等。

中山堂于1996年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校史陈列馆迁出,武冈市文物管理局将其改为李明灏将军陈列馆。2013年,中山堂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专家在“中山纪念建筑与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上一致倡议,将现存中山纪念建筑申遗,理由是“就犹如纪念林肯、甘地的建筑物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样,都具有在国际间教化社会的意义”。

武冈走出2万多黄埔生
  
出武冈城,在高沙镇的曾八支祠、竹山的杨氏宗祠都曾分别驻扎黄埔第十六期两个总队;山门的尹氏宗祠驻扎的是二十七总队;到第十七期,学制由一年半增为两年,这是武冈分校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期,5000余学员将武冈附近的高沙、山门、石羊桥、公堂上的各姓祠堂征用一空。

1938年至1945年,在武冈地区,这些散布在祠堂庙宇里以“总队”为单位的学员班、军官训练班、校官训练班、技术训练班、战术研究班等,从第十四期办到第十八期,共有10个学生总队,招有19期两个入伍生总队,共计23052人毕业。办学时间之长和毕业学员之多,仅次于黄埔本校和西安第七分校。

第十七期六总队的舒传煜在《母校沿革记》一文中写道:二分校在十七期同时招训四个总队,为全国各分校容量之冠,并在当年全国军事学校校阅时,学术科受测成绩及生活纪律均列优等。虽是速成教育,但对学校功能发挥已达极致,对部队战斗力之提升,具有卓越贡献。

至今,在各总队驻扎的祠堂墙上,仍保留着当年学员用红土书写的“民族兴亡,匹夫有责”、“至大至刚,至高至上”等警句标语。祠堂外,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在抗日战争中,走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的毕业生大多直接奔赴抗日前线,其中毕业学员均返回原调训部队,而毕业学生依校令分发至三、四、六、九战区野战部队,以及滇缅边境远征军与苏浙皖敌后游击部队,充任基层军官。他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一期《武冈月刊》上,有一份“第二分校部分师生参加抗战名录”,显示第十五、十六、十七期的二分校师生曾参加过福州战役、湖北通城战役、湘北会战、湘北二次会战、长沙会战、大云山战役、宜昌反攻战、宜昌袭敌战、莲蓬山袭敌战、店铺街之战、沙市保卫战、赣东之役等战役。

一份显示不完全的35人参战名单上,则可看到“两人牺牲:邓滋生,17期6总队,湘北会战阵亡;戴超胜,17期27总队,长沙会战阵亡”的字样。

在距武冈最近的一场大战役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中,中国军人阵亡7817人,其中军官823人。

(本文参考《武冈黄埔情》、《武冈月刊》等资料,感谢武冈市黄埔同学会会长刘蜀汉提供的图片。)
  
历史回眸

二位将军协力治理武冈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迁来武冈之际,正值武冈政局动荡时期,二分校校长李明灏为收拾武冈的混乱局面,向湖南省政府推荐该校政治部少将主任刘公武将军兼任武冈县长。在二位将军的协力治理下,全县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既造福了武冈一带的老百姓,也为办好二分校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武冈分校教学独特之处
  
在教学体系上,武冈分校与其他军校比较,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整个教学任务分成两部分独立实施。一部分是军事教育,受中央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领导,由军事教官会同分校学员总队的各级队长负责带领学员上战术课,并进行军事操练和野外演习;一部分是政治教育,受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领导,政治教官负责给学员讲授三民主义、抗战救国纲领、民众组织与训练等课程,驻各队的政治指导员担任学员思想言行考核的职责。

由于当时武冈分校的教育在全国闻名,名战区军、师长纷纷函请校部派遣学生前往服役。这些学生在校培训时,对所学课程反复磨练、精益求精,到了部队,很受欢迎。


蒋介石为武冈分校同学题的字


武冈分校原貌图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