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越硝烟,回望武汉会战
沿着77年前的武汉会战路线图,
武汉晚报记者踏上了追寻先烈的重走之路
77年前的今天,1938年6月13日,日寇朝武汉狼奔豕突而来,认为占领武汉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由此,“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也辉映着“武汉会战”的战火硝烟。
屈原在《国殇》中说“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武,是刚强,是大勇,是不可辱,也偏偏是“武汉”得名之源。斯人斯时斯地,都注定1938年的武汉一寸山河一寸血,寸血写尽家国情。
负责攻打武汉的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1938年的日记中写道:“10月初,第27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的敌军官兵致其亲友的信件,内容几乎都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同一时期,第101师团检查反攻我军阵地而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父母的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词。”
敌人的赞美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清楚那场自初夏打到暮秋的武汉会战,中国军人用铁血精神阐释了何为“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美国学者R·麦金农在他的《武汉,1938》一书里提到“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中国士兵“来这里参战的很多都是离乡千里,尽管如此,在1938年大战期间,却很少出现士兵逃跑的事件……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是极高的阵亡率,而不是逃跑率。”
武汉会战,三军浴血,将抗日战争带入战略相持阶段。
然而,77年后,有位书写武汉会战的作家向我感慨,他的朋友们对武汉会战少有人能说出一二三来。
硝烟散尽,长歌渐远。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寻访武汉会战的老兵及遗迹的原因。老兵日渐凋零,遗迹日渐消蚀,岁月正隐去他们背后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传承着一种民族精神。他们更是一个象征,提示着我们有关信仰、家国、牺牲这些词并不虚无,他们就流淌在普通人的血脉里。
77年,似乎那样遥远,却从未离去。刘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