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铭记历史:黄花岗起义的故事

时间:2011-03-31 13:15   来源:广州日报

  “三·二九”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党人被捕牺牲,图为就义前的黄花岗起义志士。

  20世纪中国的第一个历史巨变,就是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了几千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在一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广州作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重要战场,上演着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历史永远铭记“三·二九”这一天!一百年前的这一天,130多位革命党之精英,但凭那满腔热血,留下一封封绝命书,跨出广州小东营5号麻石小巷,向着两广总督署冲锋。“三·二九”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成为辛亥武昌起义前奏曲。

  正如孙中山所说:此役义军的“勇敢英烈”,为世界各国所“未曾有”;“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第一次革命,虽由武昌起义,而实广东三月廿九之役为之先”;“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

  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漫步黄花岗墓园,重温先烈感人肺腑的绝命书,我们不要忘记为了国家的未来,谋求人民的幸福而勇敢献身之先烈,这正是我们需要歌颂的“黄花岗精神”。

  惨烈

  百多人敢死队

  八十六人牺牲

  “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香港,与赵声等设统筹部,策划‘三·二九起义’。4月8日统筹部在香港开发难会议,决定当年4月13日(即农历三月十五)举事’。”本月28日,广州市民革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三·二九”发生的背景。

  “也正是4月8日这一天,革命党人温生才在广州东门外开枪击毙副都统兼署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就义。广州清吏戒备益严。”“起义后来又推迟在4月26日(农历三月二十八)。黄兴在4月23日先到广州,坐镇小东营5号。由于情况变化复杂,赵声等人来不及赶至广州参加起义,黄兴作出了4月27日发动起义的决策,原本的四路军也只有黄兴带领的一路孤军作战。”李穗梅说。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下午5时30分,革命党先锋队(即“敢死队”)130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起义军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分别从设在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起义指挥部及莲塘街吴公馆出发,一举攻入清政府两广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脱。此后,革命党人分成几路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黄兴被打断右手两指,以断指继续射击。随后,黄兴将起义军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进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经过一夜作战,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最后,张鸣岐放火烧街,徐维扬率部突围,被敌逮捕。

  “三·二九”可考的牺牲烈士共有86名,其中华侨29人。根据统计,其中最大年龄5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9岁。

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