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产量“十连增”后强调“粮食安全”有何深意?

2013年12月25日 13:5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六大任务,“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位居首位。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强调“粮食安全”,显示了中央政府未雨绸缪的态度。而如何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应该是未来的着重点。

  “自给率跌破90%”说法不确切

  把“粮食安全”列为首要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上非常罕见。这由此引发一些讨论: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到底怎样?

  在此之前,一个较为流传的说法是,2012年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低于早先确定的自给率95%红线。这种说法的依据是,2012年我国实现粮食产量58957万吨,进口粮食超过7000万吨,进口量占我国总产量的约12%。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因为在7000多万吨进口量中,谷物进口(包括玉米、小麦和稻米等)近1400万吨,大豆约5800万吨。“确切地说,大豆是一种油料,不是最基本的口粮。若只算谷物,今年前10月进口量约1000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例不到2%,这和会议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是相符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秦富告诉记者。

  虽然谷物进口绝对量不大,但近年的增速非常快。以大米为例,本世纪初进口量不到30万吨,去年已增长到230万吨。在大城市的超市里,来自东南亚的大米随处可见。

  秦富认为,增速快是因为基数小。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不是国内粮食供应出了问题,而是国内外的价差。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谷物价格指数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回落,跌幅一度近20%,一些贸易商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低价粮。

  但进口粮的冲击并不能持续。秦富介绍,我国对粮食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在配额以内进口粮食关税很低,但超过配额后关税会大幅增加。“像玉米配额外关税能达到65%,这种情况下国内粮食还是有竞争力的。”

  有良种还要有良田、良法

  虽然我国在口粮上的安全程度相当高,但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在“十连增”之后,继续增产的难度非常大。此外,随着城镇化推进、城镇人口增加,粮食的消耗量逐年提升。长久来看,我国的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

  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科技支撑”的方法。“近十年我国粮食的增产中,单产提高的贡献率在70%左右,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支撑。”秦富指出。

  要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首先靠良种。在A股市场上,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种业股是近期资金关注的对象。有了良种,还必须播在良田里。“如果我国能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粮食安全。”秦富指出,下一步国家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持续加大。

  此外,良法即良好的农业经营体制也非常重要。东方艾格农业高级分析师马文峰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大量的小农经济形态。“在很多地区,一个劳动力只种两到三亩田。由于效益非常低,劳动积极性自然不高,农业科技也很难推广。应鼓励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进一步释放粮食增产的潜力。”

  至于如何才能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马文峰认为:“很多老年农民之所以不肯进行土地流转,是因为他们还要依靠土地来养老。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逐步提高老年农民的养老金标准,让他们可以像城市居民一样退休,把手中的土地流转出去。如果每个劳动力能种田三十亩左右,土地的利用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既要数量安全又要质量安全

  除了关注数量安全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相比前几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控制不了,后面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依靠化肥、农药、添加剂等技术可以获得农作物产量的迅速增加,却也带来严重的源头污染问题。如何追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应该是未来政策的着重点。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一个紧迫挑战是土壤环境治理。环保部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12月初表示,目前环保部正在牵头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主要包括耕地与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污染源头控制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与水和大气相比,土壤治理投入巨大,可能会达到上十万亿元的规模。

  另外,土壤治理中的难点也非常多。“我国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如果为了治理让农民不种地,也不现实。如何在治理过程中让农民有经济收入,考验政府的智慧。” 庄国泰指出。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尹赛楠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尹赛楠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