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一)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找切实可行的道路和解决方案,既不能搞教条主义、理想主义,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又不能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必须追求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益,但是又不能没有公平正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都是既从中国国情出发,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得到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创新。
(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反复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当今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之中,一个始终不变的着力点,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再犯历史性错误。
与此同时,发展的内涵在不断变化。从粗放式的发展到集约式的发展,从单纯依靠投资、就业、外贸三驾马车拉动的总量扩张型发展到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智力投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从突出强调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城市乡村的包容性发展,从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到绿色节能环保型的发展,从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到统筹公平与效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共富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当今正在面临的在发展问题上的重大调整与转型,是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没有当年迈出的勇敢一步,没有粗放式发展、突出强调效益优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转型发展。这就是发展问题上的辩证法。千万不能以今日之是来简单地断昨日之非。
(三)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志存高远,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脚踏实地。
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又是典型的具有高度务实精神的战略家。他从来没有对共产主义信念动摇过,始终对社会主义必然要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心。他又深深懂得,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要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决不能得软骨病。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又要脚踏实地。如果丢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同时,我们又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