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  >   要闻  >   正文

中国—东盟博览会评论:共建赢得未来的新纽带

2014年09月18日 11:08: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南宁9月16日电题:共建赢得未来的新纽带

  新华社记者孙志平、程群

  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6日在广西南宁开幕。这届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览会,将同期举办13场高层论坛,并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举办系列投资促进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悠久合作的历史符号。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建立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经贸、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

  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从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特别是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东盟成为睦邻友好合作的典范。20多年来,中国和东盟合作不断拓展,取得丰硕成果,不仅有力促进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已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石。

  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从2004年到2013年,双边贸易额从1059亿美元增加到4436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当其时,顺应时势。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符合中国和东盟的共同利益。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秉承包容开放的精神,增强团结合作意识,积极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抓住机遇,共建共赢。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深化政治互信,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促进合作;要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跨境合作;要让海上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新亮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海上通道建设,其具有超越时空、跨越文化的恒久魅力。在不断推进经贸交流的同时,双方应增强文化交流力度,增强民众的文化共鸣和情感联系。人文交流越紧密,人们之间相互了解越多,越有利于双方友好关系全面持久稳定发展。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自身发展实际。建设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包容和共赢,让各国民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的成果。无论世界格局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东盟只有抱团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才能给各国民众带来实惠。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广阔。人们相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将成为一条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将成为中国—东盟共赢未来的新纽带。(完)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