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城关的银匠铺做生意重诚信
新中国成立前,兰州的银炉独成一行,工艺精巧,品类繁多,为全省之冠。这些银炉专做金银首饰等,俗称银匠铺。在当时的西大街(今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南大街(今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道升巷及兰园口都有,店门口挂着一面木制“xx银炉承做金银首饰”的长牌。
店铺的柜台上用木盒陈设着手镯、戒指、长命百岁锁、项链、银簪、牙签、各类插花、头箍等精致样品,闪闪发光,美不胜数。柜台内是匠工烧银冶金的风箱式的操作炉、各种工具及给银活上色的吹灯、灯壁子等,后面便是作坊,放着几张条桌,是工匠们的工作台。店方出售成品颇为顾主负责,各种首饰都有本字号的小钢印和“上上”、“足色”等质量标准记号。
售出之后顾主发现成色不足,或掺铜弄假,可以拿来退换。他们制作好的首饰除了在门市部销售外,还派出背着“银货匣子”、“手摇拨浪铜鼓”的店员或二道贩子走乡串户推销。顾主携金银上门,指定形式,银炉也代为承制,以重量或件数收费。
兰州银炉有一种特技叫做包金,是把锤得如薄纸般的赤金方子,经过烧贴、上光,包在首饰之上,看起来和赤金一样,足以乱真。这种包金手艺在当时是相当高明和盛行的。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有权兴园等引进南方手艺,增加了制作银盾、奖杯等产品。
兰州银炉是百业中的一族,不仅丰富了兰州人民的生活,也为兰州人民开辟了就业的渠道。
记者童微整理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