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启动
学校量身定制货柜,学院赞助启动资金
卖什么
泡面、矿泉水、牛奶、榨菜、纸巾、水笔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贵不贵
有的商品按照进价卖,有的只比进价多一两毛钱
咋进货
跑了不少超市比对价格,最终选择坐公交到中山路的超市采购
营业额
试营业20多天,营业额约3000元,收回成本
住勤业四宿舍楼的刘同学晚上打完球回到宿舍楼,在二楼楼道转角处,他顺手拿了一盒泡面和一瓶矿泉水,把钱往墙上的投币箱一投,付了账。如果没带钱也没关系,他可以自己登记一下,赊个账,下次再还。
勤业四宿舍楼的楼道转角改造成了“诚信自助超市”,没有售货员,也没摄像头,付钱、找零、赊账全凭自觉。除此之外,这里还可免费借阅图书。在给同学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考验同学们的诚信。
文/记者 戴懿 实习生 龚颖馨
图/记者 刘东华
启动缘由
宿舍楼在“山区”购物不便,20名学生组团经营“超市”
勤业四依山而建,可谓位于校园里的“山区”,到宿舍得走一个长长的大坡道,离学校超市有点远,楼道的“诚信自助超市”因此设立起来。“店长”是材料学院的大三学生周志伟。他说,要是抬一箱牛奶回宿舍,还得上坡,可真够累的。因为购物不方便,他和几位同学便决定为本栋楼的同学开个小超市。
记者在勤业四宿舍楼的二三楼转角看到,这个“超市”并不大,三层货柜,最底层是一个储货柜。货柜上方贴着“诚信是金”四字,地上注明这里是“诚信地带”。墙的一侧是一个投币箱。
货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口味的泡面、矿泉水、红茶、牛奶、榨菜、纸巾、水笔等。正整理货物的运营组成员说,很多货都快没了,还没来得及去采购呢。
为了经营这家“超市”,住在楼里的大一、大二、大三的近20名学生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货柜,学院赞助启动资金。
运营模式
由学生投票决定卖什么,不少商品以进价出售
卖什么东西成了大家首先考虑的问题。团队制作了详细的问卷,发放到每个宿舍,让同学们投票选出最需要的商品。
周志伟说,为采购到物美价廉又安全卫生的商品,他们跑了不少超市比对价格,查看保质期。最终选择到中山路附近的一家超市采购。当天采购,去了10多个同学。因为大多是食物,而且一半以上是饮品,很重。同学们坐公交车到南门后,再把东西搬回宿舍,平均每人4大袋(箱)。
周志伟说,“诚信自助超市”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想服务同学,所有商品价格均低于校内其他超市同类商品。有的商品按照进价卖,有的只比进价多一两毛钱。货柜上有两个自助找零的小罐子,里面不是钱,而是糖果,每个糖果代表两毛钱。
运营情况
多数赊账的学生及时还款,不少学生没有找零
“超市”的运营团队由材料学院团学联的男生们负责,分成采购组、运营组、财务组和督导组。坚持“三公开两好”原则,即公开管理团队、公开财务收支、公开经费去向,经营好超市、服务好同学。
运营组的同学最辛苦,成员之一的陈增说,每晚10点半都要统计每日剩余商品,及时增加货物,干的都是体力活;财务组则负责记录进出货品,管理货款,做好销售记录;督导组每周公布诚信指数。
记者在赊账记录表上看到,赊账的同学填上了姓名、宿舍、所购物品名称、价格等信息。还款后,就在还款栏上打个勾。大多数同学都打了勾,但还有个别同学的“勾”将近一个月没打上。不过,周志伟并不在意,他认为,既然同学敢写下名字,就不会赖账,可能忘记了。
超市12月11日起正式营业,在此之前已试营业20多天,营业额约3000元,回收了成本,也发现不少同学没“找零”,账户多了40多元。运营团队打算将多出来的钱作为爱心善款,捐给有困难的同学。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