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申奥纪实:亲历中国两次申奥

时间:2011-04-24 12:52   来源:新华网

  《申奥纪实--亲历中国重返奥运和两次申奥》 张清 著 2008年5月出版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北京奥申委外联部负责人,是由其申奥日记所编而成。本书不仅展示了中国恢复申奥资格、两次申奥的全部过程,而且对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了首次披露。书中附有大量珍贵照片,使本书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张清,河北人,1945年出生。196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1972年开始在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工作。曾先后参加我国派往摩洛哥、突尼斯和法国的体育教练组工作过3年半时间。30多年来,作为翻译、领队和会议代表等出访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参与组织北京亚运会的工作。先后参加过5届亚运会和6届奥运会。

  曾任国家体委国际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曾任中国潜水运动协会主席,皮划艇协会主席,赛艇协会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帆船协会副主席和亚洲赛艇联合会秘书长、副主席,亚洲潜水联盟副主席、主席,国际赛联理事、亚洲代表,世界潜联执委等多个国内社团和国际及亚洲单项体育组织的领导职务。

  曾亲身参与了在多个国际组织中恢复我国席位的工作,直接参与了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会间工作,促成了中国重返奥运的名古屋决议-"奥运模式"。1980年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

  曾参与了1993年中国在摩纳哥蒙特卡洛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工作,又以北京奥申委副秘书长、外联部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京第二次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工作。2001年7月北京申办成功后,又参加了北京奥组委筹备组的工作。此后,曾以北京奥组委执行委员、委员,国际联络部部长、特聘专家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

  :::::本书目录::::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恢复我国席位的前哨战

  国际足联主席在京受批判

  恢复我国在国际大学生体联的席位

  震荡前进的两年

  “奥运模式”逐渐形成

  决战名古屋

  中国竞技体育的复苏

  蹒跚走向奥运

  北京亚运会的60个日日夜夜

  第二章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迈出申奥第一步

  调兵遣将

  第一部申奥百科全书

  我国外交的先行官

  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丢团长与获首枚银牌

  从水上到冰上

  喜聚东亚运动会

  法国登山英雄进小浪底

  特殊使命

  抢占制高点

  黑色星期四

  到底谁没有投北京的票

  北京是否申办2004年奥运会

  第三章走向第二次申办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至今不悔的抉择

  水上运动的开拓者

  坎坷金牌路

  在水上兼顾申办

  奥帆赛为什么选择了青岛

  第二次举手

  走进“新侨”

  我们的核心班子

  既不能犯规,也不能犯傻

  我的平视哲学

  第四章 把“规定动作”作规范

  从申请到入围

  28个国际组织考察与机场风波

  刘淇、袁伟民深冬探洛桑

  在申办报告背后

  萨翁力求公平的精挑细选

  聘请精英上“迎评”一线

  一场高水准的国际对话

  至极的民众支持率

  关键的评估“结论”

  第五章看不见的战线——滴灌工程

  解析“体育联合国”的组成

  鸿雁飞进委员家

  申奥专业队战业余队

  霍家父子功不可没

  “空中飞人”邓亚萍

  运筹帷幄的人们

  影响委员的9大非体育因素

  冷眼看闹剧

  从黑非洲到北欧

  深含不露与借力

  蒙巴萨锁大局

  玫瑰港选情涌动

  第六章在决战的日子里

  呕心沥血,不留遗憾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此时无声胜有声

  陈述准备、组团与滴灌

  冲刺莫斯科

  讲台上的决战

  难忘这一刻

  600份请柬与8年陈酒

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