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追记焦裕禄式好干部毕世祥  >   要闻  >   正文

毕世祥:1年200多天都在调研路上

2014年04月02日 15:36:00 来源:成都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生于丹巴,奉献于整个甘孜州,曾为考察甘孜的山山水水以马代步,被当地人叫做“马背上的干部”;他生前曾任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是公认的“拼命工作的好官”,却在为工作奔波的冰雪道路上遭遇翻车,坠入100多米深的悬崖。

  他就是毕世祥,2013年12月因公殉职,终年53岁。“他比我们的亲人还要亲”,整个甘孜,乃至最偏远的白玉县群众,都对毕世祥这位“康巴地区的焦裕禄”有着无限怀念。

  3月12日,中共四川省委追授毕世祥“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称号,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学习他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

  最偏远深山村

  他每年都会往返6次以上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是毕世祥坚持的工作原则。曾有同事推算过,他一年有200天以上都花在基层调研的路上,每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

  白玉县,距康定622公里,是甘孜州最偏远的县。从康定到白玉,道路颠簸难行,还要翻越几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耗时超过12小时。然而这样偏僻的地方,毕世祥每年都会往返6次以上。

  “全县156个村,他走完了70%。”白玉县委宣传部长松吉尼玛在提及毕世祥部长时,这个康巴汉子数次落泪。在白玉县的先锋村,所有村民都对毕世祥像老朋友一样熟悉。因为毕世祥的到来,先锋村的泥巴路换成了通向每家门口的水泥路;挑河水吃的日子,变成了家家有了自来水……

  在这里,毕世祥还结对认亲了六户家庭,五保户洛如就是其中一户。64岁的洛如久居他人家中,全身患病,生活困难。毕世祥次次不忘给她带去生活用品和生活费,甚至送了她一台收音机,让她拥有精神食粮。

  毕世祥还有个心愿,那就是能给洛如建一间房子。“你去打听下,在先锋村里修一幢小房子,够一个人住的,有个厨房,再圈个小院坝,要多少钱。”松吉尼玛记得,毕世祥生前曾向自己这样交待。后来,当他算出了粗略开销,打算给部长汇报时,部长却永远没法再来了。

  开发美丽藏寨

  他手把手教会村民如何致富

  丹巴县甲居藏寨,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然而,十多年前,这里只是个鲜为人知的穷山村。开始打造特色旅游后,这个小村人均年收入从600元跨越到了8000元。而时任甘孜州旅游局局长的毕世祥,是让家家户户感恩的大功臣。

  寨中最大的一家民居,叫做“甲居三姐妹”。老板桂花记得,2000年经营之初只有3张客床,“现在我们120个床位,每年纯利润能到60万。”但桂花知道,这变化离不开毕世祥的帮助。“他经常来调研,每次家家都去,家家都问。”桂花说,毕世祥会悉心指导每一家的经营,鼓励发展不同特色。

  毕世祥经常指导村民们,日常要穿藏族服装,要人人会跳锅庄舞,留住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太细了,从没想过这样大的领导能这样手把手地教我们。”

  藏寨越来越美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去年12月,这个美丽的村落,却因为毕世祥的意外而陷入了悲伤之中。

  铁汉仍有柔情

  每天给妻子发短信表达思念

  “冰冷,很不习惯”,这是毕世祥发给妻子许惠明的最后一条信息,却一语成谶。

  那是毕世祥出事前一晚,本应一家人一起在成都,毕世祥却为了次日的工作调研提前回了康定家中,面对空空的房间,他便发了这样一条信息给许惠明。

  一年之中,毕世祥一家团聚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许惠明还记得,2011年3月,毕世祥到石渠县开展群众工作,她作为州卫生局的工作组成员也到了这里。两人在一起待了半个月,这居然是最近20多年来夫妻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段日子。

  然而,对于许惠明而言,丈夫是浪漫的。虽然一年中,他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工作,却每天都要给自己发超过20条以上的短信表达思念。难得在家时,毕世祥会为她唱歌、陪她聊天。

  儿子毕达,也从未感受过父亲的特殊照顾。不光毕业找工作时被父亲拒绝帮助,连去成都上学时,父亲都拒绝开车去送他。“爸爸的车是工作用的,你好好读书,将来赚了钱买车子送爸爸,好吗?”

  如今,毕达已经通过自己努力成了成都市的一名公务员,“希望下辈子还做他的儿子,还有机会买车子送给他。”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成都商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