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apce  >   相关评论  >   正文

北京APEC会议:共同推动制订亚太自贸区路线图

2014年11月05日 08:2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专家:自贸区和互联互通是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定于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商务部4日明确表示,中国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订,同时将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专家认为,亚太自贸区和互联互通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将有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启亚太经贸合作新航路。

  APEC成员国经济总规模占全球的57%,贸易总规模占48%,作为当前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此次APEC会议被全球各界寄予厚望。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2014年的世界经济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世界各国要在深化各自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以及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力度。

  时隔13年,APEC重回中国。作为主办国,中国希望进一步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商务部APEC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APEC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本地区和全球经济走向共同繁荣。

   在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方面,中方希望切实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订,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促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提升透明度,同时,加强亚太自贸区的分析研究,大力开展自贸区谈判能力建设,为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王受文还介绍说,亚太自贸区早在2006年的APEC越南河内会议上已提出,是21个APEC成员的共识。尽管对一些具体内容还在讨论中,但是到目前为止,APEC各方成员都在采取建设性态度积极磋商,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表示,涵盖21个APEC成员的亚太自贸区,其关键要素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精神,即开放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和商品的自由流通。这符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达到成本的最大降低、生产力的最大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认为,当前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时机已经成熟。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25年间,各成员在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足够经验。而且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碎片化和一体化并行发展的态势,各种自贸区数量不断增加,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东道主,认为推动亚太自贸区,既可以为后‘茂物目标’时代的APEC贸易目标投资优化的进程设立新的目标,也可以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设计中长期的制度框架,从根本上解决多个自贸区混乱发展的局面。”

   此次APEC会议的三大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何伟文认为,三大议题的设置合理而务实。其中,亚太自贸区和互联互通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则强调:加强互联互通是今年APEC的一项重要议题。亚太地区区内贸易比例已经达到67%,因此在APEC成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高速、快捷、便利的贸易模式,对于提高本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至关重要。

   财政部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认为,我国积极倡导设立亚投行是为了解决亚洲以及周边地区建设资金的融资需求。这有助于解决我国一些剩余资金在国内有可能泡沫化的问题,有助于为亚洲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同时有助于国际间贸易交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但是鉴于APEC成员有很多并没有加入亚投行,因此亚投行相关话题不太可能作为APEC期间的重要内容,最多会有一些讨论,看能否逐步达成共识以期吸收更多成员加入。(方烨 赵婧 廖冰清)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